闽宁协作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工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基层要通过构建全要素协作体系,推动闽宁协作从单向帮扶向双向共赢转变,从经济合作向全面协作深化,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参与拓展,共同谱写新时代“山海情”的壮美篇章。
产业协作要如根系相连。闽宁产业合作重在构建长效发展机制。立足宁夏产业基础,建立“福建企业+宁夏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推动福建茶产业与宁夏枸杞、葡萄酒等特色产品联动开发;培育电商直播基地,通过“网红带货”拓宽宁夏农产品销售渠道;引导福建文旅企业参与宁夏乡村旅游开发,如将闽南建筑元素融入民宿改造,打造“闽宁风情”特色旅游线路。
人才交流当似活水涌动。智力帮扶是闽宁协作的持久动力源泉。实施“双向挂职”计划,在原有干部交流基础上,增加专业技术人才轮岗;建立“候鸟专家”工作站,吸引福建退休农业专家开展季节性指导;开设“云课堂”,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实现技能培训全覆盖。开展“组团式”帮扶模式,组织教育团队实施结对培养,农业团队建设示范推广,为宁夏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技术骨干队伍。
文化交融需似春风化雨。民心相通是深化协作的情感纽带。推动福建强村与宁夏重点村建立长期帮扶关系;举办“闽宁非遗文化节”,通过木偶戏、南音等艺术形式促进文化交流;深化青少年交流,组织研学活动,让两地学生共同参与治沙劳动等实践体验。
贯彻落实周祖翼书记讲话精神,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协作效能,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作机制;将情感优势转化为发展合力,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当好闽宁协作的“践行者”“推动者”“见证者”,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蔡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