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10点,在山东省枣庄市桑村镇瓜园村玉米地里,农机手江兆振正驾驶着履带式收割机在田间忙碌着,脸上写满了紧迫。“今天收了约14亩的玉米,明天还有40亩地等着,时间紧张,能多收一块是一块。”江兆振说道。
金秋十月,正是秋粮归仓的时节,但近日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土壤过湿、农机难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收抢烘”战役正全面展开。
面对近期连续阴雨天气给秋粮归仓带来的挑战,枣庄市山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三秋”农业生产工作,全区县级领导干部深入到帮包镇街一线,统筹指导调配农机、协调烘干、促成收购等工作。区农业农村局成立秋粮抢收督导组,由科级干部带队,组织区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分组分片帮包,现场开展指导服务。通过大力宣传抢收抢烘、防灾减损等技术措施,引导农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克服“等靠”思想,帮助他们解决秋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秋粮应收尽收。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技术指导300余人次。
“三秋”生产,气象预警是关键。针对近期秋雨频繁问题,区农业农村局与气象部门强化信息沟通、会商研判,建立“气象预警+应急调度”机制,通过微信、村居大喇叭等渠道,及时向农户推送气象信息和秋收作业建议,保障农业生产有序推进。
“因地因时分类抢收,机械下不了地就人工上,抢收后就立刻烘干,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文峰说。全区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调度机制,科学调配现有履带式收割机和烘干设备,全力抓好玉米机收和晾晒烘干工作。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农业玉米收割机10台,新增4台,日均机械收割面积800余亩。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新上粮食烘干设备。新增烘干粮食能力100吨,全区日均烘干粮食能力达到600余吨,增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