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头绪多、琐事杂,如何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时?亳州市蒙城县庄周街道万湖社区聚焦“群众需求在哪,治理重心就移到哪”,创新推行“三网协同”工作法,将组织网、服务网、共治网深度融合,让基层治理从“零散化”转向“系统化”,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一是织密“组织网”,筑牢治理“主心骨”。社区以党支部为核心,将辖区划分为4个小区网格党支部,32名党员下沉网格担任“网格员+党小组长”,把党组织阵地建在网格里。就像前不久小区地下室划分区域安装新能源充电桩,党员网格员带头入户征集意见,把“加装充电桩”“改造停车位”等10条诉求梳理成册,协调施工方调整方案,原本可能起争执的地方,因党员提前“穿针引线”,仅15天就达成共识——组织网成了凝聚力量的“粘合剂”,让治理有了“主心骨”。
二是细化“服务网”,架起群众“连心桥”。整合民政、计生、综治等服务事项,在每个网格设“便民服务驿站”,网格员既当“信息员”又当“代办员”。独居老人王奶奶不会用手机交水电费,网格员小李每周上门帮着办理;租户张先生要办居住证,不用跑社区大厅,在网格驿站提交材料当天就完成初审。今年以来,网格服务驿站累计代办事项100余件,群众办事“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服务网越织越暖,成了群众常念叨的“贴心站”。
三是建强“共治网”,激活多元“生力军”。联合物业、辖区共建单位、辖区商户、志愿者组建“网格共治队”,遇到问题“网格吹哨、多方报到”。比如小区飞线充电屡禁不止,网格员在共治群里反馈后,物业当天排查线路,志愿者上门宣传安全知识,一周内就规范了充电行为;楼道堆物问题,业委会牵头清理,志愿者帮忙劝导,难题很快解决。如今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率从去年的85%提升到95%,共治网让“单打独斗”变“协同作战”,基层治理有了更多“帮手”。
“三网协同”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拧成“一股绳”的合力。下一步,万湖社区将继续优化网格职责、畅通协同机制,让组织网更“实”、服务网更“细”、共治网更“活”,用更精准的治理、更贴心的服务,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系统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努力让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王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