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线。”在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协同互补、合作共赢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论断科学把握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作为基层公职人员,我们应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深知唯有凝聚互补之力,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贡献基层智慧,释放本地潜能,实现共同发展。
互补,是统筹协同的基石,蕴含“和而不同”的智慧交融。正如《周易》所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不同部门与不同资源之间的互补关系,正是打破壁垒、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探索“渔旅融合”发展模式,海上养殖与滨海旅游互为补充,不仅拓展了渔民增收渠道,也丰富了旅游业态,实现了产业互补、区域共赢;在儋州市,村集体与龙头企业共建农业示范园区,土地、技术、资金等要素实现互补整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基层工作中,部门之间职责互补、信息共享,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治理格局,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体现。
互补,是创新突破的源泉,成就“兼收并蓄”的格局气象。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实际工作中,互补所带来的不仅是资源整合,更是理念碰撞、机制创新的催化剂。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例,海口江东新区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与本地公共服务体系互补融合,提升了整体服务水平,推动城市功能再升级;在科技创新方面,海南生态软件园引导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合作,技术与市场互补、理论与实践结合,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基层治理中,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优势互补,精准施策,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展现了互补关系激发出的巨大创造力。
互补,是共赢发展的路径,抵达“协力同心”的境界升华。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互补不仅是手段,更是实现共同目标的路径。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为例,政府、企业、社区三方共建共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补并进,既守住了绿水青山,也带动了百姓致富;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茶企与农户建立“公司+基地+农户”互补机制,形成稳定利益联结,带动地方茶产业做大做强。基层党建中,机关单位与村级组织结对共建,资源互补、力量互助,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互补关系的深化,正是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之关键。
正如《诗经》所言:“如彼雨雪,先集维霰。”寓意着力量的汇聚总是始于点滴积累、成于持续协同。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持续推动区域协同、领域互补、资源共享,在融合中激发内生动力,在协作中凝聚整体合力。唯有凝聚互补之力,才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唯有携手并肩奋进,才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我们要自觉扛起使命担当,以实干诠释责任,以实绩展现作为,努力在推动共同富裕和全面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交出优异答卷。(王玉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