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摒弃懒政怠政思维,打破“用熟不用生”的惰性分配方式,建立“权责对等、奖惩分明、能上能下”的科学管理体系,让“快牛”有舞台,让“慢牛”有危机,推动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生动局面。
精准化的任务分配是本质要求。管理者在分配任务时要结合工作量、难易程度、所需能力进行分级分类,扬长避短针对性精准化分配任务。比如让“快牛”担任重要岗位,承担攻坚任务,在急难险重问题中锻造过硬本领;让“慢牛”承担基础性、辅助性的、繁杂性的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在琐碎工作中提升工作能力,最终实现“快牛”骨干力量的充分发挥和“慢牛”工作潜力的深度挖掘,形成相辅相成、互相补位的工作格局。
透明化的评价激励是关键抓手。机关部门完善清晰透明的评价激励体系,将工作量、工作质量、实际贡献等纳入考核指标。在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绩效奖励中,让真干事、干真事的“快牛”劳有所获、多劳多得,同时提供培训、深造机会,帮助其走上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拥有更光明的发展前景;另外,对“慢牛”实行能力预警,明确整改目标和整改时限,加强引导,注重培养,发挥队伍“传帮带”作用,加速其成长成才,帮助其向“快牛”看齐,凝聚队伍整体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
动态化的管理机制是重要保障。选人用人导向关乎干部干事创业风向。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是盘活队伍的关键。动态化的管理机制意味着工作岗位可根据干部能力特点、岗位实际需求进行动态化调整,让有潜力的人到关键岗位上去历练,对履职不力、消极怠工的干部进行调整或降级,避免“能者错位、庸者占位”的“逆淘汰”现象。动态调整让队伍始终处于“优进劣退”的良性循环中,形成“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积极氛围,让“快牛”有晋升渠道、“慢牛”有退位压力,不断提升队伍整体运行效率。(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