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三农”问题,可见“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而乡镇政府干部,是直接面对农村老百姓的干部,是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政策,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到村里开展具体工作的“一线员工”,乡镇干部做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我认为,乡镇政府干部开展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深入农村“睁眼看”。现在乡镇政府干部,尤其是年轻的干部,独生子女的多,城市出身的多,与原来的基层干部相比,少了一丝乡村的“泥土气息”,农民见了难免有距离感,干部到农村开展工作也觉得无从下手。因此,现在的乡镇干部,一定要进入农户家庭里,下到田间地头上,卷起裤腿,戴上草帽,经常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社会实际情况,了解农民心里所思所想及他们对待事物的看法,以此来为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二是开动脑筋想方法。开展农村工作,必须深刻了解上级布置每一项工作的具体目标和工作要求,结合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动脑筋思考如何去贯彻落实。新闻里经常听到有的地方开展工作,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闭着眼睛盲目开展,有的甚至是“一刀切”,导致农户对上级政策无法理解,没有做到服务群众,反而是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实属不应该。现在城市发展迅速,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中央提出“乡村振兴”,就是要帮助乡村加快发展,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乡镇干部更要开动脑筋,将实实在在的政策和项目导入到乡村建设发展中,如今乡镇和村级更好更快向前发展,跟上时代步伐。
三是结合实际用巧劲。乡镇干部在平时的下村入户中,就要注意与广大农民群众建立起平等互信的关系,经常与农户聊聊生产生活,了解他们的日常状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帮忙能服务的尽量去做,获取群众的信任,这是开展农村工作的基础,千万不能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这不但无法给工作带来帮助,反而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为开展工作带来阻碍。开展农村工作时,要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风俗,将各项工作融合到农村的日常上来,渐渐形成干部和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习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这七种能力如果可以应用到实际的农村工作中,一定可以发挥作用,让年轻干部在乡镇和农村基层大展拳脚。((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墩乡人民政府 黄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