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随着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标志着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时6年的脱贫攻坚战如期取得全胜,为接下来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十四五”规划的确定,乡村振兴拉开了序幕,我们要凝心蓄力,以最优的姿态迎接乡村振兴的到来。
保持头脑清醒。脱贫攻坚的胜利来之不易,在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之后,我们中西部地区想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是重中之重,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为我们的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需要我们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确保脱贫攻坚成效持续巩固提升。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广大贫困群众虽已基本实现脱贫,但仍然有返贫风险,当前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不能有放一放、松一松的想法,必须要一鼓作气,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确保党中央政策落实落地。
张开臂膀怀抱。乡村振兴是我们中西部地区缩短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的一次极佳机遇,我们要牢牢抓住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等重点内容,合理布局产业项目,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文农旅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旅游与文化、健康、养老等元素融合发展。持续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完善路网、水网、电网,加大教育、医疗、商贸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出行条件,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开展村庄美化、亮化和绿化行动,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提倡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农村。
奋力快步向前。迈过了绝对贫困这道坎,我们走上了全面小康的快车道,乡村振兴成为我们新的奋斗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政策文件,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基层、深入乡村,做群众的“带头人”、“领路人”,充分发挥群众智慧,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培养致富能人,留住乡土人才,引进专业人才,加快前进步伐,推动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感。
乡村振兴是一个新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潮头,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张开臂膀怀抱,奋力冲刺向前,以最优姿态迎接乡村振,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贡献更多的力量。(黎平县水口镇人民政府 潘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