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厚植“三农情怀”,擘画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2022-09-28 14:12:02 | 来源: 中廉在线

丰收里满载幸福,丰收里饱含牵挂。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这份慰问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爱农、重农、兴农”的情怀,广大党员干部当厚植“三农情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擘画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厚植“念兹在兹、枝叶关情”的“爱农”情怀,擘画“山红涧碧纷烂漫”的乡村“幸福画卷”。“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总书记这样描述那段艰苦却受益终生的岁月。实际上,我们的祖辈基本都是农民,都曾过着艰难困苦的日子,依靠着艰苦奋斗才走到了今天。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忘记了我们从哪里而来。爱农情怀是我们共产党员不变的出初心,只有深怀爱农之心,对农村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才能真正把农民的疾苦放在心上,才会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始终把人民捧在心里,将农民共同富裕当作终生追求,全力书写安居乐业的最美篇章。

厚植“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的“重农”情怀,擘画“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乡村“丰收画卷”。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复杂多变。今天的中国,“三农”分量更加重。广大党员干部要思大国“粮”策保粮食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把握“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的硬道理,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要扎实开展撂荒地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摸清家底”,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牢牢抓紧“中国粮袋”、端稳“中国饭碗”。要保护好耕地,守住粮食“命根子”“生命线”,承担“保土”“管土”之责,落实“田长制”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连年丰收、供应充裕。

厚植“产业兴农,增收惠农”的“兴农”情怀,擘画“家家门巷尽成春”的乡村“富足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插队时,老乡们曾说出他们的期盼:“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如今,农业特色产业是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要开动脑筋,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及生态资源条件,积极推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化建设,做好与符合条件的特色农业产业类项目和奖补政策的储备和衔接,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加大特色农业产业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发展乡村特色农业产业,推动金融保险机构服务乡村特色农业产业。要以发展产业为“敲门砖”,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在发展壮大村级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村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吉林四平梨树县委组织部 王也)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