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告别了夏天的热情肆意,沉稳的秋天提笔妆点祖国的大好河山,染红了点点红叶,渲染了稻穗金黄一片……我们党员干部要好好把握“秋日”光景,细细品味秋意,从秋雨,秋叶,秋菊中感悟成长之道。
“满庭秋雨过,连夜绿苔生。”感受秋日新雨,缠绵着给予万物以细润的滋养。秋雨如烟如雾,推开了秋门,无声地飘洒在那银杏叶上、稻田麦穗上、灰蒙蒙的屋顶上,不知不觉淋湿了土地,浸润了墙角。秋雨不像春雨那样的温和清甜,也不似夏雨那样的急骤猛烈,秋雨的雨点很细,悄悄飘进农屋,轻轻地揉开农户眉间紧锁。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不妨也放慢脚步,听一听父老乡亲的“柴米油盐”,看一看叔伯舅甥的“家长里短”,要避免“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等形式化走过场,彻底摒弃“等靠要”“慵懒散”等思想化摆谱子,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把群众的事情当作天下大事,切实站在群众工作第一线,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生如夏花之绚烂,落如秋叶之静美。”感受秋叶随风,不眷恋浮华万千的落地无声。秋叶繁茂了整个夏日的枝头,在秋日到来的第一天,他便果断挥手告别枝干,不留恋满枝硕果,迎风起舞飞向迎接他的大地,滋养来年新叶的生命。秋叶凭其“淡薄宁静”灿烂了一整个秋日,党员干部也要如秋叶一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脚踏实地行走在田间地头,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受得住委屈,履职尽责,奉献人民,以坦荡的胸怀面对来来往往的得失喜悲,让为民之秋叶涵养基层明日的灿烂绽放。
“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感受秋菊摇曳,甘做萧索秋日的点缀。秋菊古往今来备受文人墨客青睐,在杜甫笔下秋菊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的意志坚贞。白居易赞赏秋菊“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的耐寒傲冷。郑思肖则在诗中描述其“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高亮气节。党员干部应当从秋日中强修“菊经”,努力涵养“人淡如菊”的品性境界,时刻做到有所节制,需知有度、取之有道,便会在秋日里收获群众的“知心”“贴心”和“上心”,解码为民服务的“初心”。(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镇党建办 李镇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