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然而,如何以更长远的眼光、更行之有效的举措,科学谋划、统筹推进,进一步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一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首先,坚持长远规划和培养,注重日常发现。这就需要坚持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制定战略规划,系统谋划部署。如各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地制定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储备、培养锻炼、统筹配备、管理监督和责任落实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发现识别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各领域的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动态型”专业化年轻干部“储备库”。
其次,加强跟踪培养,优化成长路径。选好苗是前提,育好苗更是关键。要下大力气抓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将政治理论培养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引导年轻干部加强自我提升,提高实践能力,加强理论培训和党性教育,确保年轻干部成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如江苏年轻干部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银川市“345”初心使命常态化教育机制以及各地党性廉政教育基地的建立,这些举措都为培养出政治素质好、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优秀年轻干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者,坚持从严要求,强化管理监督。选好干部,更要管好干部。各地要强化年轻干部管理监督措施,常态化给管理监督年轻干部,引导年轻干部时刻心存敬畏、自重自省,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要加强对年轻干部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监督,同时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激励担当举措,抓住年轻干部入职、转岗、提拔啊等关键节点,上好“廉政课”、“警示课”、“纪法课”、“家教课”等多样化警示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守好做人做事底线,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最后,破除论资排辈,用当其时、用其所长。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早压担子早成才。各地方领导班子换届选举中,要着力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及时选拔任用政治过硬、历练扎实、实绩突出、廉洁自律的优秀年轻过干部。同时要把落实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与干部日常调解相结合,强化预警监测,经常性分析年轻干部配备情况,搞好需求测算,建立预审机制,动态实现配备目标。(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灵源街道办事处 吴婉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