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地方尤其是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磨炼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只有上得去、下得来、干得好,领导干部队伍才不会成为一潭死水,才会永远生机勃发、永远活力四射、永远汩汩流淌。要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拓宽发展路,确保“上得去”。《规定》第一条指出“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各级部门要树立“为担当者撑腰,让吃苦者吃香”的鲜明导向,不仅要以《规定》中给出的15条“硬杠杠”标准为“有形尺度”,从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客观考虑,更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强化对干部本人的了解,结合干部的日常表现、工作成绩、他人评价、品德素养等方面综合分析,给干部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真正把政治坚定、能力出色、担当有为,能够堪当大任的优秀干部挑选出来,施展自身特长,走得更快更远。
打破单行道,确保“下得来”。《规定》第二条指出“着力解决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领导干部像一泓泉水,必须流动起来才能生机盎然,否则就会变成一潭死水、一汪臭水。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要解决好能下问题。
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或者轻微问题的,要及时提醒教育;对政治立场摇摆、德不配位或因身体等原因不适宜现职的领导干部要果断调整。引导干部正确对待岗位职责,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无为干部面临受惩戒、丢位子的结局,倒逼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畅通进出口,确保“干得好”。《规定》第十条指出“对被调整的干部,应当跟踪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且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可以进一步使用、晋升职级或者提拔职务”。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不是为下而下,“上下”是导向和手段,最终目标是推动事业健康发展。各级部门要积极探索过程性评价机制,对干部的日常表现进行全程客观记录,让“能上”成为动力,“能下”变成压力,不仅给有为干部搭台子铺路子,也要给无为干部敲响警钟,激发工作热情,避免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推动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吉林省双辽市委组织部 商紫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