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来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各级党组织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2018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要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我们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2021年在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这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的干部工作更为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筑巢引凤,建强年轻干部储备“蓄水池”。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在当今的时代发展中,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引得进”就显得尤为重要。福建省在引进年轻干部工作上做了许多有益尝试。除去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等形式之外,福建省自2012年以来实施的培养年轻干部的引进生制度,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引进博士、硕士毕业生,直接挂职副县(区)长、副镇长等干部岗位,配套多项措施重点培养,旨在战略性培养储备年轻干部,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本领上过得硬、关键时能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纳入到后备干部队伍中。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引进高层次人才,不仅是为其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更要强化对青年干部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才能将人才“留得住”“用得好”,为乡村振兴注入“一池春水”。
砥身砺行,打造年轻干部淬炼“大熔炉”。玉经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新时代下的年轻干部不缺学历,但缺阅历经历,只有在基层一线的实践中不断磨练,增强战胜困难挫折和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地成为有用之材。基层是年轻干部施展才华的舞台,选择了基层就意味着选择了更快地成长。基层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沃土,年轻干部要深入基层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挑起担子,在基层实践中锤炼党性、锤炼意志、锤炼作风,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有助于年轻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亲力亲为,摸爬滚打,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年轻干部的实践能力,在基层这座大熔炉里面百炼成钢。
知人善任,激发年轻干部创业“源动力”。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用才是聚才的根本目的,只有唯才是用、举贤任能,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价值。但凡人才,都有对事业的渴求,最怕“英雄无用武之地”,越是高层次的人才,越看重事业的发展。要加强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对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给位子、给实惠、给荣誉,着力打破隐性台阶、破除论资排辈,做到敢为事业用人才,凭公心选贤任能。同时,应树牢“以实干论英雄、凭业绩比高低”的价值取向,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充分调动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励年轻干部“乘风破浪”、有为有位,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刘书怡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街道办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