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治国,先治党;欲治党,必先治吏。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要求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疏通上下“双通道”,坚持“能上能下”主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我们已经踏上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赶考”之路。在新的征程上,谋发展促增长的要求更高、抓改革促开放的任务更重、惠民生促和谐的呼声更迫切,我国面临的考验和挑战前所未有,这一现实需要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从严从实管好干部,激励各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担当作为。在这一背景下,《规定》的颁布实施恰逢其时,为如何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骨干队伍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鲜明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激励广大干部精神抖擞走好赶考之路。
明确上下“分界线”,打造比拼赶超主阵地。加快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考核细则是关键。要明确考核标准,建立具体的考核指标,清晰划分“上”与“下”的界线,为干部考核亮起“红绿灯”,避免部分干部“野蛮生长”。让能力强、素质高、懂发展、聚民心的干部“上”,不遗余力地为干事创业者、创新引领者撑腰鼓劲;让重权力、熬日子、不作为、轻百姓的干部“下”,旗帜鲜明地让躺平懒惰者、滥竽充数者受鞭子、丢位子。加快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比拼平台是抓手。我党自始至终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就要求干部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群干群的“鱼水情”。因此,要把服务群众的一线作为干部比拼的“赛马场”,纵向把握干部的事业实绩、工作态度、服务意识、作风效能,横向考察干部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乡村振兴、民生保障上的具体表现,同时注重聆听来自群众的声音,构建全面精准的干部“立体像”,让“上”者“上”得有底气,让“下”者“下”得够服气。
营造上下“好氛围”,争做伟大事业主力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目的是激励干部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要永葆为民服务的初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我党执政最坚实的基础。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同人民群众共命运、同呼吸、心连心,将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要坚持久久为功的决心。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优势和短板,在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以只争朝夕、日夜兼程的紧迫感,埋头苦干、奋勇争先的责任感推动中国事业的发展。要牢记廉洁奉公的律己心。“清心淡泊不畏寒,正气高洁志尤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金钱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涵养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汤垟乡人民政府 苏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