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从战略上亲自谋划,从实践上亲自部署,大力推动航天和国防领域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神舟十二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并与天和空间站核心舱对接,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的历史时刻。“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标志着中国航天工程历经磨难与打压,终于迎来丰硕成果。
航天事业的发展,展示了社会主体体制的显著优势。“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解决‘卡脖子’和‘命门’问题,关键靠自主创新”。航天工程属于尖端科技聚集的高科技事业,具有风险大、挑战大、难度大的特点。在工业起步较晚、科技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我国载人航天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创新发展,将全面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作为基本原则,从飞船、火箭到地面设备,从分系统到单机到原材料、元器件,全部都立足于自主研发。面对逆境与封锁,托举神舟飞天的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位列世界前茅;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身上已实现诸多第一……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载人航天用一系列自主创新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奇迹,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体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航天事业的发展,凝聚了载人航天精神的磅礴力量。中国航天事业从白手起家到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火星探测,积淀形成了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嵌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航天人,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浩瀚无垠的太空。如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为我国多发火箭焊接心脏,多次谢绝外界高薪,刻苦专研,为国防和科技现代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航天人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是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甘当人梯,用自己的伟大行动与令人惊叹的智慧培育新人,使航天事业一次次取得历史性突破,不断向前发展。航天精神正是对航天人员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辞辛劳和无私奉献等品质的概括与总结、凝练与升华,成为激励一代代航天人创造新的伟大成就的精神力量。
航天事业的发展,蕴含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密码。中国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把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写入了浩瀚太空,并凝结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四个特别”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全体党员干部要不断解锁航天事业的“精神密码”,秉持“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的初心,坚持“矢志不渝、栉风沐雨”的信仰,保持“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的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人民政府 叶丽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