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中大问题,我们要不断的开发、开拓新的思路直面问题和困难用“老黄牛”精神面对工作要求不分心、不分神,一个目标干到底;面对光荣而艰巨的发展任务真正急起来、动起来,铺下去、沉下去;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种种难关和问题动真碰硬,一步不松,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将美丽乡村“振兴地”犁好。
发扬“老黄牛精神”,就是要树立担当作为的信念。乡村振兴工作是最贴进农村、农民的处于最基层,我们在乡村振兴最基层的干部往往因为平时的事情少,所做的事情小、工作补助少,待遇吸引力不够,社会关注度不高。导致许多年轻人、农村能人不愿接手相应的岗位,所以在乡村振兴工作上的人年龄普遍偏高、能力良莠不齐、作用发挥冷热不均。有鉴于此,我们应进一步明晰乡村振兴最基层干部的职权范围和职责任务、完善选育用管制度、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拓展发展空间、畅通升迁渠道和退出机制,真正让在最基层干部成为体面的、有吸引力的、富有成就感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在考虑是否到乡村工作时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发扬“老黄牛精神”,就是要树立攻坚克难的意识。在一些农村,最基层干部往往只是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闲来没事就扛起锄头村里四处走一走,给人感觉这个职位可有可无。正所谓有为则有位,有位更应有为。乡村振兴最基层干部虽然谈不上“芝麻绿豆官”,但大小也算一名“准干部”,有“百户之长”的美称。因此,在完成日常上传下达、调解邻里纠纷的同时,还应给最基层干部多压压担子,制定一些治理规则,办理一些实事,带动本村发展,带富全社群众。俗话说,群众无小事,只要把事关群众的每件小事都办好了,才能不负乡村振兴最基层干部的“头衔”,干出群众满意的不凡业绩。做群众工作,为群众服务,乡镇干部要与群众说好“五种话”:以心换心说家常话,上情下达说大白话,实事求是说真话,在乡镇工作,要有底气、讲和气、聚人气、扬正气。当前,肩负加快发展的重大使命,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更要再振精神、激情实干,再鼓干劲、执行到位。
发扬“老黄牛精神”,就是要树立任劳任怨的态度。农业社长因为所做之事小而杂,往往被人看成是“农业保姆”,没有正事成天瞎忙活。基层工作的干部就是要有性定神安,扎根基层,吸纳地气;就是要粗实坚硬,干在实处,利为民谋;就是要宽阔舒畅,心胸宽广,把为党为百姓做事作为最大的责任和快乐。其实,作为基层工作干部,该干的事情很多,能干的事情也很多,就看我们怎么去认识、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奋斗。总而言之,农业社长既然是一个公认的职位,我们就不应该嫌弃它、冷落它,而应该当仁不让,主动当好成天直面群众的“公仆”,不敷衍塞责、不无事生非、不好高骛远、不见难而退,而是要敢于担当、勇于担责,把做好本社事务、当好一名社长作为一个事业来干,做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有口皆碑,在农业社长的平凡职位上干出无愧于党、无愧于群众、无愧于自己的不凡事业。(中共四平市铁西区委组织部 刘也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