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末梢神经,更应要精准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没有真正把事办到人民群众心坎里, 让人民群众在享受服务过程中有“获得”更有“感”。
把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归根结底,是要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让决策和服务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确保靶向准、路子对、效果好。
把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前提是将事“办对”,知道群众“需要”什么,更知道群众“不要”什么。任何群众服务想要取得良好成效,都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当然”,而要身体力行深入基层进行调研,真正找到阻碍群众的感受幸福的“痛点”和“堵点”,并以此作为前提和依据,精准发力突破“中梗阻”,让服务真正契合群众诉求。同时,要克服单一的线性思维,善于将服务场景放到社会人文等大环境中去考量,通过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民俗等了解群众的“喜好”和“忌讳”,并以此找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最优解,避免服务效果打折扣甚至“被吐槽”。
把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关键是将事“办实”,让服务少一些形式,让群众多一些实惠。群众服务优质与否,不能简单地以“建了几个阵地,搞了几场活动”为衡量标准,更不能以“拍几张照片,发几篇报道”作为终点,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群众服务的长效机制。要将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服务质量的试金石,通过“服务-沟通-改进”的良性循环逐步提升服务品质,打通服务群众的“任督二脉”,真正实现“干事有人、服务有地、理事有章、办事有钱”,以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换得群众的认同和“点赞”。(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凤阳畲族乡人民政府 欧阳陈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