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区党委创新构建“党组织统筹、共建单位合力、社会力量参与”的党群合作模式,通过拓宽合作渠道、整合社会资源,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打造资源聚合平台,构建治理共同体
社区党委立足实际、主动作为,通过推动干部下沉、汇聚各方力量、挖掘社区人才,着力打造资源共享、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以解决千余件居民“关键小事”为切入点,赢得群众广泛信任,“合伙人”队伍持续壮大,为社区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目前,已成功吸纳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业委会等20余家单位,以及千余名社区党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参与其中。同时特别注重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将其纳入“社区合伙人”体系,通过面对面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推动社会公益和公共服务事业发展。
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激发治理内生动力
社区党委整合教育、医疗、法律等领域专业资源,建立“红领工作站”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与10余个辖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各成员单位立足职能优势,从居民身边小事着手,开展义诊、法律援助、环境美化、技能培训等系列惠民活动,实现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的精准对接。同时深化“党员楼栋长”制度,选聘64名“有公心、有热情、有能力”的居民党员担任楼栋长,成功化解邻里纠纷40余起,做到“小事不出楼”;并创新打造了“‘菱'里会客间”调解平台,整合政法干警等专业力量,妥善解决矛盾纠纷30余起,实现治理资源的精准配置。
健全长效运行机制,推动治理常态长效
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与民生实事相结合,围绕“以事聚人、聚人成事”理念,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组织网络,推动基层治理常态长效。在“迷你花园”书记领办项目中,不仅与“社区合伙人”签订认领责任书,还定期开展园艺培训等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后续将通过花园认养等方式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确保项目长效运行,让居民在共建共享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