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于加快城市升级转型,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厦门市同安这座千年古城,就在化旧为新的实践中探寻出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
城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古城的有机活化。钟楼是同安古城的重要地标,见证了不同时期城市的发展。钟楼的功能历经烈士纪念塔、消防大队驻地和商业中心等变化,而如今的钟楼焕然一新,成为新的文旅消费中心。春节期间,银城百艺秀、古城灯会年货节热闹举行,游人如织,交易火爆。钟楼和古城不光活动变多了,路变宽敞了,建筑也更加漂亮了。如今的钟楼陈列着“古城有机更新”的展板,展现了古城的蜕变:松柏林老街的骑楼修缮一新,旧县衙的文库咖啡阵阵飘香,大轮山麓下文公书院书香四溢。这背后是我们同安区古城片区工作指挥部、古城有机更新专家顾问团,以及所有工作者共同的努力。古城的更新活化,既保护了原有文物,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带动了文旅产业的发展——2024年同安区共接待游客891.2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13.4亿元。今年4月,同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6月底,同安区“三秀-后炉”片区入选厦门市历史地段。我们守护的是千年银城的底色,着眼的是未来同安的发展。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第十八点提到了推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其中强调了推动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整体保护,活化利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结合实际开展文化展示、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我想,这就是同安关于古城保护性开发的生动实践。
城市高质量发展,依托于新城的加速崛起。7月底,“环东之眼”景观慢行桥开放通行,大批市民游客到此拍照打卡。这座网红桥所在的环东海域正是当前飞速发展的同安滨海新城核心区。厦门科学城也坐落于此,培育壮大了新质生产力。包括北大、清华等20多所“双一流”高校的科技成果在此转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等行业领域企业共计入驻120家,转移、转化省部级实验室产出的重大关键技术累计46项。在这里,中科海锐推出万米级固体浮力材料,思拓睿打造高密高功耗服务器设备散热最佳解决方案,摩方同创聚焦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超精密3D打印技术,共同绘就了新城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第四点提到了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强调了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精心培育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智能建造,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滨海新城对岸的同翔高新城建设正如火如荼,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科技火花在此迸发,为同安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风起东南潮涌同安,千年银城万象更新。今天同安的蓬勃发展,正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部署以及市委“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专项行动要求,扎实开展区委“经济发展再提质”“城市管理再提升”“基层治理再提效”“工作落实再提标”活动的最好诠释。作为青年党员的我,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坚持干字当头、奋勇争先,为推动富美新同安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王翀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