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综合资讯 > 正文

让“她力量”在时代潮头奔涌——从2025年北京全球妇女峰会再出发

2025-11-07 10:16:36 | 来源: 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古庄村

九年前,在斯德哥尔摩瑞典议会厅,“女性议员过半”的宣传,让我这个刚成年不久的大学生,第一次目睹了女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磅礴气象。那一刻的震撼,如同一颗种子,深植于心。

九年后的今天,当我以一名女博士选调生的身份,在驻村工作的田间地头学习习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讲话时,那份震撼已沉淀为深沉的共鸣,汇聚成推动我持续前行的力量。

这场跨越五年的“如约相聚”,不仅是对北京世妇会精神的光荣传承,更是对全球妇女事业三十年奋斗的深情回望,是一次坚定有力的重新出发。

三十年的耕耘,带来了潜移默化却影响深远的改变。习主席在讲话中回顾的进步,于我而言,正具象化为身边一个个真实的身影:她是环保执法战线上的同事,在一次突击检查中遭遇恶犬扑咬,多处负伤,却依然坚定地冲在执法一线;她们也是乡村振兴一线的村两委干部、文旅公司负责人、农业创业者,以坚韧与智慧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而我国高等教育中女生比例的持续领先,更为这宏大叙事写下了最扎实的注脚。

然而,教育的领先并非终点,正如习主席所言,实现妇女全面发展仍然面临复杂挑战。比如,放眼世界,女性在高级政治职位中的代表性仍然不足,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女性政治领袖更是凤毛麟角。这深刻说明,从课堂平等走向权力平等,仍需跨越制度与文化的重重关隘。这一全球性议题的现实映照,在我们选调生所驻的村庄里同样清晰可见——妇女们的期盼具体而真切:她们首先期盼一份触手可及的安全感,能够免于家庭暴力的威胁;她们也期盼一个不受阻碍的宅基地继承过程,不再因传统观念而在财产继承中被迫让步;她们更期盼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在乡村治理的议事桌前拥有自己的席位。这些朴素的愿望,正是我们工作的原点,也揭示着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深层意义。

峰会上习主席的讲话,为我理解基层工作打开了新的视角。我愈发认识到,“营造良好环境”在村庄里,就是要构建一个让能力、而非性别,决定发展的舞台。长期的社会分工,让女性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中积累了独特经验,这些经验正可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有效动能。乡村工作者的责任,正是通过制度建设,将这种智慧系统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持久动力——继续完善议事规则,确保女性在土地、项目等基层事务中拥有平等话语权;持续筑牢权益保障,让反家暴、宅基地继承等权利从纸面真正走进生活。

从斯德哥尔摩的见闻,到我国乡村的实践,我逐渐领悟:性别平等的真谛,不在于简单的数量对比,而在于社会能否为每个个体提供成长的沃土和绽放的可能。中国式现代化所描绘的,正是这样一幅“人人皆为主角”的壮丽画卷。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作为这个伟大进程中的一滴水,我将继续扎根脚下的土地,以专业与热忱,为通往平等与发展的长路,贡献一份坚实而温暖的力量。(游昌宇)

责任编辑:周洋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