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 食品卫生 > 正文

以思想之“韧”铸疾控之盾

2025-08-25 14:47:00 | 来源: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疾控中心

《学习时报》刊载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苗延红的署名文章,以“滴水穿石”的意象深刻阐述作风建设的恒久之道,其核心要义直指思想根基的坚韧铸造。文章强调,唯有在思想深处固本培元,以持久的韧劲涵养党性、砥砺初心,方能在作风建设的长路上行稳致远。文章阐明,面对公共卫生事件,唯有以“滴水穿石”的定力夯实思想根基,才能在关键时刻扛得住、打得赢。

一、躬耕细微之处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特别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本质就是一场场与病魔的无声较量。决策往往要在信息混沌、情势危急的重压之下进行,唯有以科学精神为指南的思想根基深厚者,在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坐标下,才能排除干扰,作出正确的决策。日常监测预警工作看似平静,实则责任重如泰山,那些细微的异常数据、微弱的预警信号,正是重大风险的前哨。思想根基稳固者,能在年复一年的平凡坚守中保持高度敏锐,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平安无事”的表象下嗅出潜在危机,筑牢第一道防线。

二、警惕思想之变

根基加固刻不容缓。在长期相对平稳的形势下,思想深处的“致病因子”可能悄然滋生。思想根基深厚者能超越短期政绩的狭隘视野、无视精致利己主义等观念的侵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甘为后人栽树,默默耕耘于疾病防控的长远事业。

三、筑牢信仰之基

疾控思想作风建设是一场“滴水穿石”的持久工程,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持续发力,方能在时间的积淀中形成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理论武装要“常汲活水”,筑牢信仰之基。疾控工作者必须将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源头活水持续灌溉。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疾控人员真正把守护人民健康的使命刻在心上、融入血脉。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从思想深处解决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宗旨意识。疾控工作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想筑牢思想根基,就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引导疾控人员经常性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在疾病预防、健康服务上的需求和呼声。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作风成效的“试金石”,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如提升检测报告时效等,改进工作方式,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科普等,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真正把作风建设成效体现到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上。

四、强化纪律约束

无规矩不成方圆,思想防线的巩固离不开纪律的约束。要不断加强党纪国法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疾控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特别是要针对疾控工作的风险点(如生物安全、数据保密、廉洁自律等),完善规章制度,划清行为红线。让遵规守纪、廉洁奉公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队伍风清气正。筑牢思想根基如同为生命之盾淬火加钢——唯有经千锤百炼的思想韧度,方能承载起守护亿万人健康的千钧重任,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上,让疾控之盾永远闪耀着忠诚与担当的璀璨光芒!思想根基的坚韧程度,决定着疾控事业的最终高度。苗延红同志以“滴水穿石”为喻,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贵在恒久、重在根基的普遍规律。疾控事业的特殊使命,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筑牢思想认识、强化纪律约束,将这一规律内化为更为自觉的行动。唯有持续以思想理论之泉涤荡灵魂,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刻入每一次健康守护中,在严峻斗争中磨砺担当铁肩,方能锻造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疾控铁军。(颜楣)

责任编辑:江旭兴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