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至关重要。深入推进“以案促学”与“以训助学”深度融合、相互赋能,是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关键举措。
“以案促学”重在强化警示震慑与榜样引领,是深化学习效果的“清醒剂”与“明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运用典型案例和深刻教训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案例既是教科书,也是清醒剂。通过对反面典型的剖析反思,能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能树立标杆、激发动力,实现从“不敢”“不能”到“不想”的深层转变,将纪律规矩、理想信念内化于心。
“以训助学”重在强化系统培养与能力供给,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加油站”与“练兵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针对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系统培训是弥补本领短板、提升履职能力的根本途径。必须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通过高质量培训帮助党员干部掌握新知识、提升新能力,成为行家里手。
“以案促学”与“以训助学”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一体部署、协同推进。要坚持系统观念,将案例资源有效融入培训教学,以案例的实践性增强培训的感染力;同时,用系统培训的理论知识深化对案例的规律把握,避免就案论案,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升华的飞跃。二者协同本质上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入耳入眼”到“入脑入心”,再转化为“入言入行”的实践成效。
协同推进“以案促学”和“以训助学”,贵在精准,难在融合,重在实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创新方式机制,力戒形式主义,确保“案”与“训”同频共振,真正达到“促学”“助学”目的,为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注入强大动力。(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