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提到:“‘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新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走上“创新之路”,顺应时代发展,做新时代的“浪潮儿”。
培养创新思维,“跨出”舒适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新成为时代的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突破传统思想和旧经验,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工作效率,跟上时代的步伐。习总书记说过:“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创新从学习中来,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思考,学习最新的工作技巧和工作模式,加强培养创新思维,敢于啃“硬骨头”、接“烫山芋”,勇敢“跨出”舒适圈,迎接更大的挑战。
提高创新能力,“走进”群众心里。当前我国处于改革攻坚期、深水区,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面临重重困难,党员干部作为具体工作的落实者,务必提高创新能力,学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做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勇担当、敢作为、做表率,主动开拓实践,真真正正“走进”群众心里。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唯有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增加创新成果,“并入”容错纠错机制。随着知识经济、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发展迎来了转型和变局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的新挑战,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少数党员干部会出现畏难情绪,不敢试错,害怕担责。将创新成果“并入”容错纠错机制,打造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允许试错的良好氛围,为有担当、敢作为的党员干部“撑腰”,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进而迸发更多创新成果。
“精准扶贫”的提出,让我国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防治”的落实,让我国克服疫情影响,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科技兴国”的推进,让我国实现“蛟龙”入海,“嫦娥”探月,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前列。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新的时代,新的使命,党员干部应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战,走创新发展道路,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海南省东方市板桥镇人民政府 文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