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对干部要做到“严管与厚爱”

2022-10-11 09:39:30 | 来源: 中廉在线

党员干部犯错后怎么办?是不是一辈子就不能提升了?当然不是,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在第三条问责原则部分,新增了三条内容,其中就包括,党的问责工作应当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在《条例》第二十二条更是明确规定,正确对待被问责的干部,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的干部,符合条件的,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正常使用。干部一旦被问责,就被彻底打入“冷宫”,这很可能会把诚心想改过自新的同志推向“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深渊,也容易影响整个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犯错的干部要帮助他们汲取教训,改正错误,让受处分干部放下包袱、变“有错”为“有为”,这不是在包庇干部,而是我国用人制度的一大进步。

谈心谈话,卸下消极的思想包袱。对犯错的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上的关心和引导,让他们卸下思想包袱,一些干部一时会觉得“人生无望”,组织要加强沟通交流,谈心谈话,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谈心谈话是挽救犯错误党员干部、帮助其认识和改正错误的重要法宝,一些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往往有“一时犯错就终身抬不起头”的消极思想。要让他们正视问题、汲取教训,使其重拾信心、轻装上阵。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在被问责后,都能够正确认识错误、理性对待错误,并以实际行动积极改正错误。

强化监管,树立严格的规矩意识。对犯错的干部严格执行好制度、纪律、规定。使广大干部树立遵守规矩、严格按规矩行事成为的自觉意识。领导干部带头,在个人修养上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做到,在遵规守纪上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另外,要更加注意分析研判干部犯错误的动因与性质,对于干部在大胆改革、探索创新中出现的问题要“区别对待”,鼓励他们大胆前行。对于所犯错误确属自己负责的,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作出实事求的处理。

加强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组织部门选人用人要给干部有原则的“试错权”,舆论环境监督也应当保持一定的“容错心”。媒体要给敢改革、敢担当、敢探索的干部更宽松的舆论环境,为的是给改革创新者撑腰壮胆,而非给胡为乱为者吃“定心丸”。同时也应该多引导媒体和群众,不妨更客观更友善一些,多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长远的监督视角发现问题,让干部从媒体发现的问题中改善自己,形成官员和媒体的良性互动,才能构建更长效、更有用、更健康的舆论监督生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干部受了处分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做好受处分后的跟进管理,帮助他们渡过困难期,重新回归正轨。要深入分析受处分原因,帮助干部正确认识所犯错误,消除其委屈心理、侥幸心态。要分类教育引导,对于经验不足的干部,帮助其总结教训,要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对于思想上存在偏差的干部,强化党性教育,助其增强自身修养;对于仍然心存侥幸的干部,加大教育频度和监管力度,让其思想上受洗礼、行动上受约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被问责的干部及时“拉一把”,为知错改错、勇于担当的人留下干事创业的舞台。(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委组织部 曹莉)

责任编辑:上官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