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者,必须以学为基,行为本,把为学当成提升自身执政能力的修炼场,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努力磨炼成长为新时代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领导干部,为国尽职,为民造福。
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能正其身,才能胜其任,言能达其意,书能成其文,干能成其事,绩能服其人。人要达到这一境界,除了本身具有的天赋外,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与实践。作为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当成-种政治责任、-种精神境界、-种终身追求、-种成长途径,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挤时间学,抢时间学。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
争做实干型党员干部。实干就是脚踏实地、扎实做事,做有利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好事,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事,做促进本职工作的具体事。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对一个地方来说,经济发展是写不出来的,和谐社会是画不出来的,民生改善是喊不出来的,只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面貌。作为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工作,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普通百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用行动践行为民初心,用实干担当复兴使命,要敢接“烫手的山芋”、敢啃“嘴硬的骨头”、敢当“热锅上的蚂蚁”,以实干展现新作为,靠实干交出新答卷。
争做创新型党员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对当前发展新形势,对于基层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员干部应积极投身创新实践,以新思路破解新难题,以新举措推动新发展。不断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在求真务实中开拓创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主动跳出“舒适区”、勇蹚“深水区”、敢闯“无人区”,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奋力谱写新时代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云南省巧家县委组织部 郭紫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