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悠悠民生,健康最大;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健康是民生的根本。基层党员干部身处民生工作一线,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心用力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努力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为民生幸福助力。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基层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执行者和实践者,要充分认识保护人民健康工作的重要性,用心呵护人民健康。在导致贫困的诸多因素中,与健康相关的问题十分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更是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如果把人民健康保障工作做好了,不让“病根”变“穷根”,无疑会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基层党员干部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心中重要位置,带着深厚感情、政治责任、敬畏之心深入实际,了解群众疾苦,关心百姓健康,多为群众健康创造有利条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爱国卫生、体育锻炼等活动,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健健康康的美丽新家园。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有关群众健康的一件件“小事”,都是构成国计民生的大事。人民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是什么?是环境卫生好不好、食品安不安全、就医治病方不方便、养老服务顺不顺心等等“小事”。着力解决好这些“小事”,就能真正贴近百姓的心。基层党员干部要以人民健康为己责、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护民之心,察民情、解民忧,密切关注老百姓关心的“米袋子”“菜篮子”“药箱子”,坚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去办,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医疗服务、稳岗就业、社会保障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把小事办精致、把难事办稳妥,把“分内事”做出高水平,把“分外事”做出高境界。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保护人民健康是共产党人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岁月不居当初心依旧,为民情怀当抱朴为心。”基层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顺应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时刻把人民群众关注的卫生、健康、医疗等问题放在心上,以百姓心为己心,以百姓事为己事,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笃行实干、奋勇拼搏,以饱满热情聚焦为民健康服务解难题,着力疏通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把保障人民健康这一“国之大者”深深植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切实为人民健康服好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郑雪冰 四川省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江油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