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中指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走出一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数字治理精准高效、数字文化繁荣发展、数字安全保障有力、数字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数字发展道路。”数字治理是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基层作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坚持把推动数字化改革摆在重要位置,把握方向,将相关举措落实落细落好,切实提升群众现代化信息技能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
端正态度,保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工作心态,争做推进基层数字化工作“排头兵”。推进数字化工作是十分不容易的,尤其是在基层农村,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年劳动力流失、人口总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常驻村民在短期内难以接受新事物。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数字化改革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念好“久”字诀,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当头不吹“一阵风”,在充分了解现状的基础之上,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的敲下去,将数字化工作干到实处,做在细处,落在深处,稳步推进数字化工作。
攻坚克难,保持“为学正如撑上船,一篙不可放缓”的工作作风,勇当推进基层数字化工作“主力军”。基层数字化推进过程中,基层工作人员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挤”时间学习新系统、新知识,在充分了解数字化工作的基础之上,才能回答好群众的每一个疑问,获得群众的支持与配合。为此,我们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念好“巧”字诀,入手不搞“一刀切”,对接受能力不同的群众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学习中推动数字化工作,始终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让数字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脚踏实地,保持“风摇秋案烛,露洗晓莲池”的工作标准,抢当推进基层数字化工作“生力军”。基层数字化工作道阻且长,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有一劳永逸、可以歇一歇脚的思想,要以有形的工作标准和无形的内心标准为导向,念好“敢”字诀,真抓实干,面对基层数字化工作中的矛盾问题敢于挺身而出,面对错误挫折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推动基层数字工作,以数字信息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向基层集聚,意义不仅在于“蓄水”,还在于“布新”,更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促进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交易的数字化转型。作为基层工作人员的我们,要不断发挥“不设限”的精神,开创创新,精准发力,巧用“数字”,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章村乡人民政府 石京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