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意味着这一年即将结束。在年末之际,我的工作也忙碌了起来,更多的是下到各村社开展工作。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收获,鼓励着我继续在这里发光发热。
多下村走走,当好党的“摄像头”。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使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力量的源泉。政策落实的好不好,制度执行的顺利不顺利,人民满意不满意,关键看基层工作做得扎实不扎实,政策实施得好不好、制度执行得顺不顺,人民群众满不满意,关键看我们基层工作。我们干部作为制度的监督者,为人民服务者,要经常走出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好党的“摄像头”,及时记下群众的点点滴滴,发生的大事小事。保持足够的敏感,从基层的不同的体验,发生的变化,从而获得更深入的理解,更深刻的认识。
多下村走走,当好群众的“指明灯”。自我批评是让人清醒的一剂良药,也是让人进步的一盏明灯。我们干部开展工作中难免会受到误解,受到批评,我们要保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在改善工作中改善群众印象,追求进步,实现自我“强化”。在开展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声音”这些声音可能是一些负面的,不正确的话,也可能存在偏见,误会,这些“声音”未必正确,但是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些“声音”。现实生活中,这些“声音”最多的地方,往往是最需要帮助,指引的地方,比如就业,养老,教育,医疗关乎民生切身利益。我们干部要做好群众的“指明灯”,认真倾听,善于开导,听懂“声音”的话外之意,不但要指引他们,不走弯路,还要鼓励他们,“有什么问题尽管提,有什么话尽管说”,只有这样才能找准问题根本,做好人民的“指明灯”。
多下村走走,当好群众的“守门员”。对于我们刚参加工作而言,许多的下乡工作都是小白,没有丰厚的工作经验,可能连村社的基本情况和日常了解的少之又少。初入社会,刚参加工作,难免会与村社产生摩擦。在深入村社开展为期一周的工作中,村上的工作者他们的工作的严谨,工作态度以及工作上的技巧,让我深有体会,领会到处理事情,开展工作自有其好方法,包含着人情世故,风土人情等等。这些熟练的做法,不是我们刚参加工作所能想到和做到的。这也告诉我们要多去实践,多去走走,切勿在工作中眼高手低,自傲,要虚心学习,向年长的同事和村民学习,把工作做扎实做牢固,从中奉献自己。要多学习,保持进步,不只顾奔忙,要兼顾理论上的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也要用理论的精进推促实践的完善。(贵州省三穗县文笔街道办事处 闫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