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奋力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美画卷。
解码“中国式现代化”——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前行方向,高标准推进民生事业,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体党员同志要紧紧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勇气和担当,躬身实干,稳步推进“共同富裕”。
解码“中国式现代化”——走文明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在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不仅需要物质方面的富足,更需要精神富有的有机整体。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用“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码“中国式现代化”——走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将发展理念由“重经济,轻环保”向经济与环保并行转变,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不是环境的所有者,只是替子孙后代保护的“守林人”,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将它完完整整地交到子孙后代手中,决不能让它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要严格遵循生态环保的规范,结合发展实际,充分发掘生态发展的红利,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以生态振兴带动产业振兴,释放出更大的产业效能,让生态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解码“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理念,以和谐发展凝聚家庭、敦睦邻里、善待他人,培育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秉性,有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有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境界接受外来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留下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发展、合作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中国基于基本国情、文化传统和国家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它不是一句虚言,不是障眼法,而是坚定的战略决策。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此过程中,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贵州省从江县下江镇人民政府 杨丽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