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是柴米油盐、三餐四季的平淡生活,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民生福祉。新时代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充满“烟火气”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新时代的十年,习近平总书记赴31个省区市考察调研,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每到一处都与当地群众亲切交流,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话语察民情、听民意、问冷暖、解忧盼,尽可能地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从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到病有所医、弱有所扶,事无巨细、件件挂心,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的目标取得新成效。“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广大党员干部“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矢志不渝践行为民宗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毕生追求,用心用情用力对待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书写了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
“家国天下,赤子情怀”。新时代的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充满“烟火气”的重大民生举措,我国民生保障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全方位跃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疫情防控应对措施全面到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使命担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渐成为现实。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实地了解群众所盼所念、所思所愿,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标准,做让群众满意的“人民公仆”。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面向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跨过山河大海,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让万家灯火里的中国老百姓生活更幸福、人居环境更美丽、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蒙城县小辛集乡 郁明明 葛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