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和重大举措,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新的遵循。组织部门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发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巩固好、发挥好,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谱写“田园诗画”,以“千磨万击还坚韧”的坚定信念,勾勒培根铸魂的“乡村画卷”。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最前沿阵地。思想清醒才能保持政治坚定。组织部门要将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当做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领导带头宣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以及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电视夜校、送学送教上门等平台方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依托革命根据地打造“红色研学”路线,通过重温习总书记足迹,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城之心”投身乡村振兴、扎根乡村沃土,让乡村振兴乘“红”而上。
吹响“奋斗号角”,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不拔,建强执行有力的“战斗堡垒”。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方向。组织部门要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开展“七项工程”和实施党支部“8+2”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同时完善“一核两委一会”乡村治理结构,注重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和后备力量,把开展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创评一批五星级村级党组织作为抓党组织建设成效的重要抓手,建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鼓励引导农村党组织加入重点产业党建联盟等创建工作,以“抓两头带中间树典型”促进农村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激活“一池春水”,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纳贤气度,打造施展抱负的“人才平台”。乡村振兴重在人才振兴。在打好乡村振兴“主动仗”中,组织部门作为人才之家,应当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思路,坚持把培养与引进、引智与激励作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人才回引举措,用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营造“返乡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倾斜、力量向基层一线聚集。农村“空心化”问题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瓶颈,要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壮大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队伍,做好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引导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增力”。
精准“修枝剪叶”,以“让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导向,树起严管厚爱的“成长路径”。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鲜明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导向。组织部门作为考核的牵头统筹部门,要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员跟踪考察,推动全市驻村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要善用“优者奖”这支笔绘好人才“坐标系”,注重从物质上推动引导,对优秀的村级党组织、对发展集体经济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实施以绩定“量”奖励,坚定不移用“容错纠错”兜住底,坚持为实干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真正做到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更好激励干部在乡村振兴事业中担当作为。(海南省五指山市委组织部 王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