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需要广大基层干部站在众多伟人肩膀上放眼世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基层干部要牢记党和国家的殷切嘱托,不忘来时初心,不负去路所向,努力扎根一线,争做“敢想、敢为、善做、善为”的高素质基层干部。
永葆对党忠诚的“生命线”,争做“敢想”的高素质基层干部。国欲兴其势,必先固其本。基层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肥沃土壤,国家改革的起点在基层,国家发展的希望在基层,基层不牢,地动山摇。用生命谱写华章的大山儿女黄文秀,致力脱贫攻坚的基层战士张小娟 ……不计其数的基层干部带着党和国家的热烈期盼,投身于祖国遍地的热土当中。珠玉在前,基层干部要十分坚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决心,要将一切与基层相关的人和事放在心尖,要端正思想,以斗志昂扬的姿态一心想为基层谋事创业,自觉树立励志报国的远大理想,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坚守为民情怀的“基本点”,争做“敢为”的高素质基层干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改革开放多年以来,基层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离不开无数心系国家的党员干部为基层发展前仆后继,挥洒热血。如为抢险救灾而牺牲的冲锋英雄李夏,为排除安全隐患不幸牺牲的扶贫干部曾翙翔……基层干部要继承并发扬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胆识,聚焦硬任务,敢啃硬骨头,纵有千难万难,也敢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魄力为基层干事,永远秉承“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干事准则,攻坚克难。
练好攻坚克难的“硬功夫”,争做“善做”的高素质基层干部。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基层情况纷繁复杂,最忌纸上谈兵,基层干部一定要放下身段,谨记职责所在,多走田间地头,多交百姓朋友,多喝农家茶,多说农家话。要向千方百计带领百姓脱贫的“最美基层干部”张佳胜、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村干部陈明超等同志学习,时刻将群众的冷暖长挂于心,再落实到行动中去,秉持群众说好才是好、群众说行才算行的处事原则,以此逐步增强群众工作的本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寒来暑往中,争取早日成为无愧于党和国家的“先锋战士”
奏响干事创业的“主旋律”,争做“善为”的高素质基层干部。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基层干部要快速适应面对广大群众时说话及办事的“接地气”方式,认真学习本土方言,了解当地风俗习惯,以群众易于接受、易于吸收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在为民办事中淬炼出“耐心、诚心、贴心”的调解员陆忠华,因人制宜暖心开展疫情防控的黄海成……他们在工作中既端好了望远镜,也架好了显微镜,做人做事方式灵活变通,善于应对基层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众多基层干部应向优秀前辈们虚心学习,早日成为组织中的“六边形战士”。(安徽省潜山市梅城镇选调生 孙金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