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锻造“铁军”须让新录用公务员走好“第一步”

2022-12-08 10:09:10 | 来源: 中廉在线

《老子》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组织部门、招录单位及新录用公务员来说,试用期是踏踏实实走好“第一步”的绝对“黄金期”,奠定的是从政的基石,应从打牢根基、下派锻炼、关心关爱、风险防控、期满考核五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公务员队伍建设水平,确保新录用公务员更好融入队伍、展现才干、发挥作用。

“夯土式”打牢根基。要坚持把提高试用期公务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试用期公务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为试用期公务员奉上“上级培训+党校培训+实地教育”的套餐。通过初任培训、网络培训、专项业务培训等各项培训,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纪律和廉洁教育,以及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新录用公务员坚定信念、转变角色、担当作为。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试用期公务员到红色文化展览馆、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开展实地教育。

“实战式”下派锻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为让新录用公务员尽快熟悉基层工作环境,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中丰富阅历、增长才干,组织部门、招录单位、下派乡镇应“有意”将近年招录公务员安排在村委会、党政办公室、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综治办等性质特殊、担子较重、基层一线的岗位锻炼。通过多压担子、常交任务,试用期公务员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成长,在实践中增强本领和才干,提高了打硬仗、解难题的能力,在基层一线受到群众认可,全心全意当好群众“贴心人”。让试用期公务员尽展文字、统计、排查、宣传、策划等特长,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下派期间当好“主人翁”,助力下派单位解决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难题,做到带头为民办实事。

“扫描式”关心关爱。通过建立试用期公务员互动交流群,让日常互动和嘘寒问暖成为组织部门关心关爱试用期公务员的渠道,既可实时掌握其工作和心理情况,适时提供咨询和帮助,也能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做好对试用期公务员的跟踪问效工作。通过与下派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保持沟通联系,通过电话问询、实地了解、专题汇报等方式,对试用期公务员在“实战”中的表现进行了解,及时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公务员纳入人才库和干部队伍储备库。同时,落实好试用期公务员工资、津贴、补贴、体检等各项待遇措施,传递组织关爱。在试用期将满之际,至少召开1次新录用公务员下派期满座谈会,加强沟通联系,听取下派一年内工作汇报,进行经验分享和总结,为公务员工作提供实例参考。

“织网式”风险防控。“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新入职公务员作为革命衣钵的传承人,初入队伍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组织部门、招录单位、下派单位从培训、警示教育、提醒谈话等环节入手,对工作、生活中存在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下派单位应针对试用期公务员的特点上好“廉政教育第一课”,围绕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深入剖析当前公务员队伍面临的形势,重点讲解当前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部违纪违法的表现形式,对新录用公务员如何明规矩、守纪律、促防范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提醒。同时,组织部门对公务员在试用期间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把纪律要求灌输在平常、落实在日常,形成试用期公务员健康成长的良好风气。。

“严管式”期满考核。要根据考核对象所担负的工作职责,到工作单位实地查看、走访群众,查阅其工作日志、档案资料,了解其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及现实表现等情况。有针对性从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工作成效、群众认可等方面入手,听取考核对象个人汇报,真正了解和掌握其工作水平、作风形象和八小时外生活表现等情况。要与考核对象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解谈话,从“德、能、勤、绩、廉”等相关情况全面了解。同时发放民主测评及征求意见表,征求其是否同意考核对象试用期满转正。要通过汇总考核情况,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将资料、汇报、征求意见、表册考核结果作为试用期满能否转正定级的依据。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中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做好新录用公务员工作,严把入口关、培养关、使用关,有利于助力其成长为一支素质优良的新时代公务员“铁军”。(郑舒予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