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赞誉的士子楷模严光在《子陵公家训》中教导子孙要慈爱恭敬,以德为尊;同时告诫子孙“立家有法度”,要戒贪、戒奢、戒骄、戒躁,凡事以国以民为先。
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若在小事小节上失守,对党和国家来说是莫大的损失。古人云:“徒法不足以自行”,从唯物辩证法看内因是关键,外因是条件,扎好外在的“笼子”只是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要念好内在的“紧箍咒”,关键要做到戒骄戒奢戒贪。
力戒骄傲,常怀谦虚之心。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学习和时局》一文中曾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青年干部普遍学历高、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有时候难免心高气傲,不自觉的产生骄傲自满,不谦虚向群众学、实践学,甚至在工作中骄傲自大、一意孤行,最终在工作上出现失误,既影响事业发展,又阻碍个人进步。忧则兴,预则立。人一旦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青年干部当如“弯腰麦穗”,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殷殷嘱托,在“狠狠扎根”中根深叶茂、“栉风沐雨”中博采众长、“生机勃勃”中兼收并蓄,坚守朴素、涵养谦虚,谨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放眼于更广阔的世界,始终保持谦虚之气、谦虚之心,学习于基层、实践于基层、成长于基层,在“低头”实践中低调做人、谦虚做事。
力戒奢侈,常守俭朴之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牢记“两个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奢侈的坏习惯、坏风气一旦形成,花多少钱也买不回来,带来的负面影响用多少财富也抵消不了。富不过三代、由盛而衰走下坡路的历史宿命,值得反思。青年干部当自觉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搞奢侈浪费,把勤俭节约当作必修课、终身课,始终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头争当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广泛凝聚起崇俭戒奢的社会正能量。
力戒贪婪,常修清廉之德。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清廉自古以来都是从政者的基本要求。《三国志·魏书·李通传》里提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其中之一就是清正廉洁。青年干部当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时刻对照初心使命,常修常练,用干净担当的底色描绘青年人的风采,常常自省自检自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真正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保持青年本色、活出青年姿态。唯有此,才能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篇章。(陕西省府谷县委组织部 张建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