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现实中,一些青年干部缺乏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喜作“隐身人”。对于青年干部而言,做“隐身人”是不足取的,应当朝气蓬勃,无私无畏,“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到攻坚克难的一线磨砺成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展现风采,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青春是“奋斗”的底色,莫做“隐身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上,年轻的奥运健儿奋勇拼搏,为青春奏出为国争光的华丽篇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90后”“00后”接过一线主力军的接力棒,在青春中展现出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激昂斗志;在逐梦航天的旅途中,新一代青年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在无垠的太空中唱响青春之歌……。因此,青年应该是勇挑重担的模范,在平常生活中,是守法扬德的模范;对待群众,是排难帮困的模范;对待自身,是严以律己的模范。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豁得出顶得上扛得住,自觉为党分忧,为群众解难,而不是随意“隐身”“摆烂”“躺平”,要始终保持青年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冲劲,在时代大潮汹涌中做勇立潮头“后浪”。
青春是“干事”的时光,莫做“袖手人”。新时代呼唤奋斗者,新时代青睐干事者。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新征程时不我待,新使命催人奋进,广大青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躬身投入火热实践,争做知重负重、苦干实干的最美奋斗者,肩负起推动城市发展、人民幸福、社会进步的时代责任,聚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盯科学、技术、产业的前沿,勇闯“无人区”,敢破“天花板”,甘当“探路者”,充分迸发青年永不枯竭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要坚持发奋学习,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积极融入岗位大舞台、社会大课堂、群众大熔炉,在大战大考中练就腾飞的“硬翅膀”。要将为人民服务的真挚初心、干事创业的火热干劲转化为脚下坚定的一步一印,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主动到基层锻炼、到艰苦边远地区磨炼,用苦干实干铺就成长进步的阶梯。
青春是“给力”的舞台,莫着“隐身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广大青年干事创业的“梦工厂”,也是挥洒汗水、激扬青春最“给力”的大舞台。广大青年要增强“主角意识”,苦干实干,精彩“亮相”。要筑牢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扣好“第一粒扣子”;要练就一身挑大梁、办难事的本领,凭能力从幕后走到台前,从角落边缘走到聚光灯下,在大事要事面前彰显“主角魅力”;要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襟怀坦白、品性高洁,不戴“假面具”,不着“隐身衣”,不做“两面人”。在大是大非上不糊涂、不动摇,在小事小节上“不随便”“不失守”,在人前人后“一个样”“不变脸”。表里如一,无私无欲,不被纷繁复杂的诱惑“拉下水”,不被“诱饵”“围猎”所“套牢”,以忠诚干净担当干事创业,以公心“烛火”照亮脚下之路,在赶考路上“两袖清风”前行,在青春的大舞台上挥洒汗水、施展才干、追逐梦想。(郑雪冰 四川省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江油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