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党员、好干部?这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当认真思考的现实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只做到清廉自守、不搞贪腐,这个要求未免太低,还必须勤勉尽责、恪尽职守。也就是说,只有做到既“勤”又“廉”,才是新征程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党员好干部。
“廉”和“勤”是党员干部的两条必备要素,是安身立命之本,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廉”和“勤”理应相互交融互为不易,就是要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办事,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在其位、履其职、尽其责,敬业奉献,做出实绩,才能体现出党员干部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及表率作用。特别是领导干部,具有相应的决策权、指挥权和影响力,对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只有在其位、谋其政,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才是称职的领导干部,方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廉”和“勤”如车之四轮,鹰之两翼,领导干部缺一不可。既“廉”又“勤”,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就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谷文昌、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一辈子情系人民群众,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勤勉工作,用满腔热血树立了人民公仆的崇高形象……廉与勤在这些优秀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廉,从根本上讲是理想信念问题,当然也蕴含道德品质、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我们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面临着多方面的考验和诱惑,抵御这些考验和诱惑的法宝,只有一个,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综合素质。有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精神动力,就能排除杂念,专心致志,面对诱惑站得稳、立得住,洁身自好,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保持住气节和操守;就能为了事业而藐视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坚定地朝目标迈进,即使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饴,义无反顾。
勤,必须脑、手、脚齐头并进。脑勤方能多思,认真学习,善于思考,思想上要刻苦,进一步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理解,深化对党情、国情、世情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善于把中央和上级精神与本地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新理念、思路、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手勤方能多干,不当“甩手掌柜”,从自己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从点滴抓起,对每项工作、每个项目都坚持做到尽心尽力,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脚勤方能多跑,抽出更多时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和动态,做到心中有底数,争取开展好工作的主动权。
要使党员干部做到既“廉”又“勤”,一个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尤为重要。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干部,对整个社会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真正把靠得住、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勤廉兼优的干部用在关键岗位上。旗帜鲜明地支持实干者,摒弃空谈者,惩治腐败者,让“能者上”、“庸者下”、“ 劣者汰”成为常态,真正让靠得住、有本事、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云南省威信县委组织部 黄开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