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万四千余字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贯穿始终,出现了105次,是全文的高频词汇,饱含深情的话语,道出了人民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守的是人民的心”,生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深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为民情怀,在为民实践中融入真情实意,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用心用情夯实民生之基、主动倾听群众倾诉之言、全力干好群众向往之事,奋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为民答卷”。
携手同迈进,用心用情夯实民生之基。在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雨”,党员干部都要能够和群众一起携手面对,众志成城战胜挑战、开创未来。斗争是敢负责的态度,是勇于闯的风骨,是真担当的品质。党员干部要做无私的“为公者”和无畏的“拼搏者”,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在斗争中绝不畏畏缩缩和逃避退让,留下“奋斗的背影”和“笃行的足迹”,在斗争中建立新功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党员干部要做敢于斗争的“排头兵”,自觉为大局思虑,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路线图”,奋力跑好“这一棒”,努力攀登“新高峰”,遇到风浪“迎上去”,遇到险阻“踏得平”,遇到荆棘“高举斧”,以“乘风破浪”之势驾好“顶风船”,以不惧艰险、不怕斗争的姿态“战风浪”“劈荆棘”,创造新荣光。
根植深情怀,主动倾听群众倾诉之言。“为民篇章”里情怀是“墨”、信念是“笔”,情怀深而信念坚,激发的是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时时放不下”的牵挂,是“事事抓在手”的自觉。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的生活中,“一餐一饭”里是民生,“田间地头”是民生,只有“身入”“脚行”,才能将民生实情看得真真切切;要将最暖的温度传递给群众,读懂群众的“一颦一笑”“一喜一忧”,能够从群众的表情里找准干事之向,在深入民生、体悟民情中思考岗位职责和自身使命,和群众多分享、多谈心,当“知心朋友”,多听群众的“倾诉之言”,用奉献之心答好“为民答卷”。
多做绣花功,全力干好群众向往之事。为民要做实功、下苦功、出真力,不舍寸功、久久为功,才能从“累寸之积”到“匹丈之长”,在民生事业上取得新的发展成绩。在为民服务中,党员干部要多做“绣花功”,了解群众关心关切事,把“着力点”找准,把“基本功”夯实,努力去实现人民群众的心中期盼和向往。雪中送炭是关怀的温度,也是务实的态度,党员干部要做“雪中送炭者”,紧紧围绕群众的需要,送上贴心的关怀和服务,在各项工作上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成效,做到件件下实功、事事抓得实,以真真切切的身边变化回应民之所呼。(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人民政府 何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