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居民在车厢里汇集,农副产品在车厢里交易,牲畜家禽通过列车运输,穿行大山深处几十年的5633次列车,以“公益慢火车”为民服务,温暖了沿线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不仅有高速前进的列车,也有烟为味儿的慢火车,为了让更多的人充分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要改善民生品质,办好更多民生实事。
有“温度”的民生服务,需要满足多元需求。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指引下,党员干部是为民办实事,不仅要考虑到多数人的需求,也要重视少数群体的需求。有“温度”的民生服务要贴近群众实际,听取群众意愿,满足群众要求。面对残障人士,要积极主动学习,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帮助残障居民找到工作,解决群众困难,让每一个有需求的人都能得到满足。
有“温度”的民生服务,需要坚持问计于民。邓小平同志说,“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群众是最了解基层实际的人,好办法、好措施是从群众中来的。党员干部在工作时,要坚持从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群众智慧成为民生服务的好帮手。
有“温度”的民生服务,需要凝聚多方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提升服务的“温度”,只有政府是远远不够的。“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你是我的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政府主导,发挥各方力量,共同提供服务。学会因地制宜,设身处地的为群众考虑,作为基层干部要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让群众有深切的认同感,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幸福社会。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言犹在耳。改善民生品质,必须扎扎实实为民生谋福利,切切实实解决民生的困难,有“温度”的民生服务,人民才能更有获得感。(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元坑镇人民政府 黄玉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