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阔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矢志不渝做好乡村振兴与人才科技“结合文章”,找到共鸣点、契合点、发力点,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人才成为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是突出一个“引”字。“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人才是第一资源,处在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良好的人才事业培养环境直接决定着人才事业发展的成败兴衰,要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招引观念,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注重搭建主导产业关联引才、跨区域联动引才和全产业链基金引才平台,通过建立多样化、多元化、灵活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引才的“精准度”和“含金量”。
二是突出一个“育”字。人才引进后,如何做好育才和用才的效能文章是发展制胜的关键,首先需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千帆竞发必有领航。”牢固树立抓人才工作就是抓发展的战略意识,同时,要切实破除“只要引进来就能用得好”的固定思维,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把年轻干部有计划、分批次的输送到基层“墩墩苗”;把优秀的人才精心选派到关键单位挂职锻炼,变“小才”为“大才”、变“良才”为“优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多方式、多渠道培养各类人才,始终把人才培养建设放在关键位置。
三是突出一个“用”字。用好人才引擎,是答好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基础题”。“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如何用好人才?要在量才适用上花精力;要在绘制产业图谱上花功夫。一方面,在人才引进以后,要及时摸清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工作经历特长,特别是对“能工巧匠”“领军人才”“土专家”“田秀才”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大胆起用专精特长人才,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思想观念,不看“帽子”看“里子”,把合适的人才放在最能发挥效用的平台;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地发展实际,鼓励人才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真心实作,并适当“压压担子”,让人才在困难磨砺中“磨磨枪”,切实发挥好人才效益最大化。让人才成为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镇党建办 李镇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