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队伍能不能抢抓机遇、主动担当、中流砥柱,为党和人民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至关重要。
“古语有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招揽五湖四海的人才,汇聚四面八方的力量。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组工干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选贤荐能的伯乐作用,承担着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的历史重任,要做好识才的伯乐。要练就一双“慧眼”,用慧眼识才,广开进贤之路,通过点点滴滴发现人才特点,做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广聚治国良才;要做到三个“区别开来”,把“才”与非“才”区别开来、把“大才”与“小才”区别开来、把“此才”和“彼才”区分开来,精准识才;要坚持“三心招才”,对待人才要真心喜欢、诚心爱惜、用心爱护,做到真正爱才,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识才,使天下英才都“招得来”;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搭建引才载体,推行“揭榜挂帅”机制,按需纳才,实现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有机融合。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要抓住人才工作“育才”这个关键核心,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的“小环境”,构建人才聚集的“新高地”。要从使用、检验、锻造、激励和发现五个方面,发挥人才的专长与特长,让人才在实践中充分张扬个性、贡献才华和力量,从而开启人才的“再发现”过程,使人的才能得以重组和升华;要建立健全重点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加快构建人才梯次培养体系,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快培育壮大人才队伍;要在他们遇到困难打退堂鼓的时候,帮助他们重建信心、鼓舞士气,迎难而上,自觉跟上时代采取外部访求、内部培育的方式育才,发展的步伐,历史前进的脚步。(刘云艳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