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三农”要发展、乡村要振兴,关键在支部,主要看支书,村党组织书记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村(社区)两委换届后,我们选出了新班子、换出了新气象,但不可否认要带领老乡奔康致富,实现乡村振兴虽前途可期但仍然任重道远。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一个村的“领路人”、“带头人”、“贴心人”、“当家人”,面对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许、自身的追求,一定要在“新、强、实、严”四个字上下足功夫,方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思想上要练“新”功夫。所谓挣钱富袋子,学习富脑子。老套路、老办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为村里的“家长”,思想新很关键。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做学习型新人,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努力学文化、学知识、学政策、学法律、学农村实用新技术,增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在干事创业、开展工作中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要在学习中更新观念,在实践中多出主意、多想办法,立足村情,因地制宜,找准一条符合村情的发展路子,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当好农村发展的“领路人”。
能力上要练“强”功夫。在当前农村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村党组织书记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熟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全面了解环境、形势和发展趋势,做到胸有成竹,顾全大局,做富有行业知识的行家里手,在决策中不当门外汉,不讲外行话。村党组织书记还要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做到以坚决的态度、灵活的方法,迅速行动,并且坚持收集积累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资料,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借鉴和利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运用,用勤学、勤练、勤总结、勤实践,磨炼自己思维的敏捷度、语言精确度,当好推进任务落实的“带头人”。
自律上要练“严”功夫。党的干部、老百姓的“官”要加强自身修养,在“闹、手、嘴、人”上严要求,当好顾全大局的“当家人”。一个村能不能搞好,关键看村党组织书记想不想正事。村党组织书记要多考虑村里的发展大计,多想为群众谋利益的好事实事,不要心存非分之想,光打自己的小算盘;一定要廉洁奉公,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在权和利面前,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言,保持手脚干净,不占集体便宜,不收他人贿赂。农村集体资金要用在公益事业上、用在发展上,不能用在吃喝挥霍上,村里的财务一定要向群众公开,给老百姓一个明白,给自己一个清白;要带头遵守村里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严格要求班子成员,管好亲朋好友,不能允其以权谋私,捞取好处,更不能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欺负百姓、胡作非为。
作风上要练“实”功夫。农村工作很复杂,工作对象又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乡里乡亲,有时难免打不开局面。村党组织书记要经常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既要遇事多同群众商量,与群众打成一片,又要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解决、反映他们的困难和呼声;要学会科学安排时间,做到统筹兼顾,管好家里的事,做好村里的工作,完成好上级的任务;要做到大公无私,敢于碰硬,不当“和事佬”,才能真正当好群众信任的“贴心人”。
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是党和人民交予的重任,而这份重任务必要怀揣坚定信念、练就高强“武功”,真抓实干将初心使命落到每一位人民群众身上,才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唐浩森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