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的小猪妖渴望翻越“浪浪山”去看更大世界时,无数观众为之动容。“浪浪山”不仅是地理的阻隔,更隐喻着成长路上的重重挑战。这座“浪浪山”又何尝不是现实中基层干部面临的真实写照?他们又应如何构筑翻山越岭的精神栈道进而翻越“浪浪山”呢?
敢于出发,是翻越“浪浪山”的第一声号角。小猪妖因为太过于表现自己而“喜提死刑”,当他和蛤蟆精被大王洞妖怪追杀的时候,小猪妖下定决心离开“浪浪山”。正如小猪妖在“浪浪山”的遭遇,基层工作也千头万绪,矛盾集中,挑战频发,若被“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惰性思维束缚,或因前路艰难而望山生畏,便永远只能困守山脚。真正的破局,始于一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这份“敢”,是面对发展难题时的主动请缨,是遭遇群众误解时的耐心沟通,是推动政策落地时的坚决果断。它呼唤“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在平凡的岗位上迸发非凡的勇毅,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为翻山越岭注入最原始却最强大的动力。唯有迈出第一步,才能迎来改变的可能,才能在荆棘丛生中踏出希望之路。
善于改变,是翻越“浪浪山”的最强登山杖。小猪妖与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组成的“冒牌军团”能够连过两关,一部分因为运气,一部分因为演技,而演技好,是因为他们善于改变:贫嘴的黄鼠狼精学会了闭嘴,胆怯的猩猩怪苦练“我是齐天大圣”, 蛤蟆精两次变装使自己更符合唐僧形象。真正的翻越,必须依凭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这意味着要告别“路径依赖”和“经验主义”,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要沉下身子,向群众请教,汇聚民智;要拥抱新技术、新方法,善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治理效能;要精于统筹协调,学会“弹钢琴”,化解复杂矛盾。它要求我们成为基层工作的“工匠”,用创新的思路打磨细节,用务实的态度破解难题,从而找到翻越“浪浪山”的最强登山杖。
不忘初心,是确保翻越“浪浪山”不致迷失的永恒罗盘。当“冒牌军团”被黄眉大王识破后,残酷的现实和强大的敌人让他们瞬间意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当性命难保时,蛤蟆精和小猪妖选择投降,黄鼠狼精选择一走了之,只有猩猩怪绝不屈服。但在得知黄眉大王要吃掉童男童女后,四只小妖决定联手对抗黄眉大王,救出孩子,他们终于找回了初心。山峦叠嶂,容易迷失方向;征程漫漫,难免心生倦怠。唯有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能行稳致远。这份初心,是“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深厚情怀,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价值追求。它提醒每一位干部,翻越“浪浪山”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个人政绩,而是为了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不忘初心,就能在挫折面前保持坚韧,在诱惑面前守住底线,在成就面前保持清醒,这才是真正的“取经人”。
对于广大基层干部而言,以“敢于出发”冲破迷雾,以“善于改变”赋能攻坚,以“不忘初心”指引航向,便能汇聚起翻越重重山峦的磅礴力量,成功翻越各自的“浪浪山”。(宁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