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残暑去,霜引正气来。”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清心去燥、滋养身心的重要节令,民间素有采撷秋果、蒸制糕点、熬煮甜粥的习俗,取“秋补润燥”之意。见欲而止方为德,青年干部不妨收下三味白露“养生食方”——忍冬茶、茯苓糕、建莲粥,以清身、固本、沉心,在烟火气中淬炼初心,于时节流转中坚定前行。
冲一盏忍冬茶清润祛燥,净心明志,为成长添一味“清明廉意”。忍冬俗称金银花,性凉质洁,能清热解毒、祛燥降火,恰是应对白露时节“秋燥渐盛,易生内热”的良方。青年干部刚踏上岗位,面临诱惑及杂音,如果不及时“清心”就容易心生浮躁、偏离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叮嘱广大青年:“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重温来时路,无数革命先辈们都如金银花一般,始终保持着“性凉质洁”的本色,俭以养德,清正廉洁。青年干部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白袍点墨,终不可湔”,面对利益诱惑,要如金银花抵御燥气一样,让“清气”贯穿始终,坚定地抵制歪风邪气,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蒸一笼茯苓糕健脾固本,扎根基层,为成长添一味“泥土气息”。茯苓入药,能健脾养胃、固本培元,恰合白露“补养脾胃以抗秋燥”的养生之道;而其生于松根、入土则坚的特性,与青年干部需扎根群众、沾染“泥土气”的特点相符。“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张桂梅扎根山区四十载托举女孩梦想,黄文秀驻村扶贫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们用坚守诠释担当,如茯苓般深深扎入基层的“土壤”,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挂在心上,书写着为民服务的生动篇章。青年干部当以他们为镜,主动沉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乡村院落,迈开脚步丈量民生,竖起耳朵倾听民意,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在沉心躬行间修炼本领、增益才干。
熬一碗建莲粥安神定志,沉心蓄力,为成长添一味“务实笃行”。建莲煮粥,滋味清甜,有养心安神、补虚强身之效,正合白露后“收敛心神、蓄能待发”的养生之道。“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的赶考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同样,奋斗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青年干部要时刻保持“本领惶恐”,常怀“空杯心态”,学会守清苦,耐寂寞,控躁动,把每一次工作当作“熬粥”,熬一碗坚韧之粥,熬一碗才干之粥,将积蓄的力量、补足的本领投入乡村振兴的热土之上,让青春的“种子”在奋斗中生根发芽,在新时代新征程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