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铭记“九一八”,吾辈青年当自强?

2025-09-17 15:03:01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中疃镇人民政府

94载时光流转,九一八事变的警钟始终在中华大地回响。那声划破沈阳夜空的炮响,不仅是一段苦难历史的开端,更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起点。今日之中国,早已告别积贫积弱,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的箴言从未过时。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尽管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未曾亲身经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但“九一八”事变带来的历史伤痛,始终是我们心底最深刻的印记,时刻警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吾辈青年当自强。?

铭记“九一八”,是要深刻铭记历史的伤痛与教训。回溯到94年前的那个夜晚,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给中国军队,紧接着以此为借口,悍然向驻守在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军被迫撤离,仅仅4个多月,东北三省便全部沦陷,3000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这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一道难以彻底愈合的伤疤。从南京大屠杀的血腥暴行,到“三光政策”下的生灵涂炭,日军的残暴行径令人发指。“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教训。回顾历史,我们深切痛惜当时旧中国积贫积弱、一盘散沙的状况,致使侵略者有机可乘。国家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尊严与安危,唯有国家强大,才能捍卫主权,保护人民。?

铭记“九一八”,是对先辈们抗争精神的传承。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抗战之歌。在东北抗联密林中,杨靖宇将军以草根、树皮、棉絮为食,孤身与日寇周旋数日,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紧握步枪;在松花江畔,赵一曼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绝笔信;在白山黑水间,无数无名战士组成的抗日武装,用简陋的武器与装备精良的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用鲜血染红了东北的土地。这些英雄事迹,充分彰显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正义的坚守。他们的精神,是我们民族永远挺立、永不弯曲的脊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砥砺奋进、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铭记“九一八”,更是吾辈青年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决心。如今,硝烟虽已散去,山河重归宁静,但那段惨痛历史所留下的伤痛,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先辈们的付出与牺牲,我们更应永志不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身处盛世,是幸运的一代,更是肩负重任的一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将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把深沉的爱国之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要立足本职岗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创新、敢于担当。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畏惧,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投入到各项任务中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九一八”事变虽已过去94年,但这段历史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当代青年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那段伟大的抗战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扎实的行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郝建林)

责任编辑:陈亿洲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