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对新形势下的风险挑战与民生期待,当以“初心”“匠心”“清心”为指引,将坚定信念转化为务实行动,在为民服务、实干担当、廉洁自律中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以“初心”践“为民之行”,厚植鱼水情深。初心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民是从政干事的价值坐标。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到“扎根贫困山区四十载,点亮万千女孩求学梦”的张桂梅;从扎根大山植树造林的“草帽书记”杨善洲,到扎根乡村助力脱贫的“时代楷模”黄文秀,无数榜样用行动诠释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广大党员干部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主动到矛盾集中、情况复杂的一线去,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满意指数”。唯有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不断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鱼水情深的根基更加牢固。
以“匠心”践“实干之行”,锤炼过硬本领。“术业有专攻,技艺无止境。”无论是“大国工匠”徐立平扎根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整形岗位三十余年,以0.01毫米的精度雕琢“大国重器”,还是“农技专家”赵亚夫六十载坚守田间,用精湛技术带领农民蹚出致富路,他们都是以“匠心”谋事、以“实干”成事的典范。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课题、新挑战,党员干部要秉持“工匠精神”,把本职工作当“精品工程”来打磨,主动钻研业务知识、掌握行业规律,在政策落实、项目推进、基层治理等具体工作中,既抓统筹谋划的“大事”,也抠流程细节的“小事”,杜绝“差不多”思维和“走过场”作风。要主动到项目建设一线、矛盾化解前沿经风雨、见世面,在破解复杂问题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以“绣花功夫”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在实干中增长才干,在攻坚中展现作为。
以“清心”践“清廉之行”,筑牢思想防线。“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清廉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清心是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从“两袖清风朝天去”的于谦,到“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他们之所以能在各种考验面前站稳脚跟,正是源于那份不为名利所扰、不为浮华所动的“清心”。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力量,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清心”守“清廉”,以“清廉”护“初心”,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叶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