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唯有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当下筑牢发展根基,向未来勇毅前行,方能在复兴之路上行稳致远。
在烽火记忆中汲取民族精神密码。80年前,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国人民以“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决绝,在14年浴血奋战中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杨靖宇胃里的棉絮与草根,赵一曼留给儿子的遗书,“八百壮士”四行仓库的弹痕,这些镌刻在民族记忆中的细节,不仅是血与火的见证,更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迸发。“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书本中、电影中、红色教育基地中找到“我们从哪里来”的密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汲取伟大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发展共识,以青年担当挑起民族复兴重任。
在和平年代守护来之不易的幸福。天安门前的大阅兵让每个国人为之骄傲与振奋,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威力让世界看到中国捍卫国家安全的决心与力量。从抗战时期的“颠沛流离”到新时代的“岁月静好”,从“落后挨打”到“平视世界”,今天的每一份安宁、每一点进步,都是先烈用生命守护的“未来”。“国强则民安”,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牢牢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与红利,坚持守正创新、学以致用,积蓄干事创业的智慧,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以个人的成就汇聚起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伟大抗战精神照亮复兴之路。站在历史的维度眺望未来,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的引擎轰鸣作响,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格局。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气,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智慧,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正是我们在新征程上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的精神法宝。面对技术壁垒,我们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攻克“卡脖子”难题;面对发展瓶颈,我们要有“革故鼎新、锐意进取”的魄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对风险挑战,我们要有“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担当,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伟力。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80年前,中国人民以不屈抗争赢得了和平与尊严;80年后的今天,伟大抗战精神依然是照亮复兴之路的精神火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院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