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90后被贴上“浮躁功利”“无责任感”“过于自我”“垮掉一代”的标签,94年的驻村干部、95年的扶贫网格员、96年的西部志愿者、97年的同步小康队员,正是这一群曾备受争议的“90后”,他们毅然接过了社会发展接力棒,勇于担当,为扶贫攻坚而远走他乡,为全面同步小康建设而努力拼搏。
扶贫路上他们精锐出战。他们敢闯、能闯,走在先,走在前,不怕苦脏。他们有的是身怀六甲的准妈妈,有的是从象牙塔走出来的莘莘学子。脱贫攻坚以来,他们始终坚守在一线,星光下,夜深人静之际,寂静的村庄只剩下蛙鸣和他们瘦弱挺拔的身影,那是他们在检查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夜里,只剩下路过的汽车鸣笛和办公室橱窗的灯光,绵绵细雨陪伴着他们点灯苦战,那是他们还在整理项目材料;烈日下,正是午间休息之时,太阳灼灼,只剩下他们带着草帽,在检测产业状况。“5+2”、“白+黑”、“雨+晴”,这些词深刻的诠释了他们的日常。他们一直奔走在扶贫道路上,这条路风风雨雨、坑坑洼洼、荆棘满是。但是,他们风雨无阻、脚踏实地、披荆斩棘,走完了全程。
抗疫战场他们斗志昂扬。2020年的春节到来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心,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广大90后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勇担使命。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深入基层,全面排查,24小时轮班值守,只为用他们的汗水人民守好第一道防控线。尽管疾控形式不断变化,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但是他们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始终坚守岗位,担起他们的责任。
新时代中国青年肩有大任,承担着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战还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不负韶华,不畏艰险困难,冲锋在前,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贵州省剑河县敏洞乡人民政府 吴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