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秋十月的阳光洒向丰收的大地,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与第45个世界粮食日也如期而至。“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的呼唤提醒着我们,每一粒粮食都是自然的馈赠与劳动的结晶,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与民族未来。在粮食安全已成为全球性挑战的今天,节约粮食已非个人德行的微光,而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石。唯有以敬畏之心爱粮惜粮,以自觉之行反对浪费,方能凝聚全民之力,筑牢大国粮仓的坚固防线,端稳我们手中的“中国饭碗”。
以“意识”为灯,照亮惜粮之念。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节约粮食必须从树立正确的粮食安全观开始,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粮食安全宣传教育,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理念深入人心。这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将节约粮食作为一种美德来传承,作为一种责任来担当,通过创新宣传方式,拓展教育渠道,构建覆盖家庭、学校、社区、媒体的立体化宣传教育体系,特别要重视青少年节约意识的培养,将珍惜粮食的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只有当惜粮意识如明灯般照亮每个人的心灵,节约粮食才能真正成为全社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爱粮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
以“行动”为犁,践行节粮之实。理念的种子需要行动的浇灌才能开花结果,节约粮食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家庭生活中,要养成按需采购、科学储存的良好习惯,避免因保管不当造成的粮食浪费;在日常餐饮中,要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做到适量点餐、剩余打包;食品产业链各环节要积极推进技术创新,通过改善储存条件、优化物流体系、提升加工技术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失;餐饮企业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优化菜单设计,推广小份菜、半份菜,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机关食堂、学校餐厅等公共餐饮场所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节约管理制度。只有让节约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在日拱一卒的点滴积累中犁出国家粮食安全的“万顷良田”。
以“制度”为仓,储聚粮安之基。粮食安全的维护既需要道德教化的软约束,更需要制度保障的硬支撑。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反食品浪费划定刚性红线,明确各方责任,使节约有法可依、浪费有章必究;要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对节约成效显著的单位与个人予以褒扬,对技术创新减少损耗的行为给予支持;更要构建长效监督机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格局。通过制度的约束、引导与保障,将节约粮食固化为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为国家粮食安全构建起稳定、可持续的“天下粮仓”。
“仓廪实,天下安。”节约粮食是一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持久战,是每一位公民不容推卸的时代责任。让我们永葆节约“粮”心,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惜粮节粮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意识之灯照亮前行道路,以行动之犁耕耘希望田野,以制度之仓储备幸福未来。每一个人的微小行动,都将汇聚成保障粮食安全的磅礴力量;每一份真诚的付出,都将转化为守护大国粮仓的坚实屏障。珍惜粮食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份责任,节约粮食不仅利在当下,更是功在千秋,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保障粮食安全的时代新篇章!(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