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 食品卫生 > 正文

油果飘香致富路

——山阴惠民合作社的非遗新生记

2025-11-04 18:13:31 | 来源: 朔州市山阴县

当清晨的阳光穿透塞北的薄雾,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惠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里已升腾起阵阵香气。热油在铁锅中滋滋作响,金黄的油果果在油面翻滚跳跃,工人们手法娴熟地翻动长筷,将炸好的油果果捞起沥干——这一幕,既是山阴人数百年前操办事宴的场景,更是如今当地人致富增收的生动图景。从婚嫁寿诞宴席上的传统点心到带动一方经济的特色产业,山阴油果果在惠民合作社的耕耘下,完成了从文化记忆到致富载体的华丽蜕变。

“油果果在山阴的悠久历史,往上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现在早已融入塞北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张志荣,山阴县北周庄镇李家窑村人,是张氏油果果的第六代传承人,也是山阴油果果市级非遗传承人,一提起油果果,他情绪高涨,兴趣焕然。“一斤面,二两油,三个鸡蛋面里揉,白糖调味香满口”,这句流传百年的俗语,精准概括了油果果的经典配比。作为晋北地区的特色小吃,它曾是家家户户节庆必备的美食,在婚嫁寿诞等重要场合,一盘造型各异的油果果承载着“团圆美满”“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那么漂亮的艺术造型,人们捧到手里都舍不得去吃。而这道美食的灵魂,在于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

“胡麻油熬糖是关键,差一点火候都不行。”山阴县惠民合作社负责人张志荣蹲在灶台边,看着锅内的胡麻油与白糖在高温下逐渐融合。烧热的胡麻油泛起细密油花,倒入白糖后需不停搅拌,待糖色从淡黄转为焦糖色,油香与焦香便会交织升腾,这正是赋予油果果金黄色泽与酥脆口感的秘诀。熬好的油糖浆与面粉和成面团,醒发半小时后擀成薄皮,分切成块再经扭、绕、缠、捏等手法,变成南瓜花、风车车、花篮篮等各式造型,入锅炸制后便成为香酥可口的油果果。张志荣从小就看着长辈制作油果果,那些指尖翻飞的技艺与空气中的香甜,早已刻进他的记忆深处。

然而,这道承载着乡愁的美食,曾一度面临传承困境。随着城镇化推进,年轻人大批外出,传统手艺渐渐流失,油果果仅在节庆时偶尔现身家庭餐桌,更谈不上形成产业。2019年,身为山阴县商业联合会会长的张志荣,看着家乡的富硒小米虽品质优良却销路有限,传统小吃也日渐式微,萌生了将二者结合的想法:“把老手艺捡起来,让小杂粮增值,让乡亲们致富。”这一念头,成为惠民合作社油果果产业的起点。

合作社成立之初,张志荣就确立了“传统工艺+现代创新”的发展路径。在工艺上,严格遵循古法技艺,从胡麻油的筛选到熬糖的火候,再到手工塑形的步骤,都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把关。村民庞淑兰做了三十年油果果,如今在合作社负责塑形工序,她的指尖能变出十余种造型:“‘三刀刀’寓意步步高升,‘兰花花’象征吉祥如意,每一种花样都有讲究。”

在配方上,合作社大胆创新,将当地特产富硒小米研磨成粉,按30%的比例加入面团中。这一改良不仅让油果果的口感更酥脆,更赋予其保健价值,抓在手里不油腻,吃起来更安心。张志荣解释道:“山阴是塞北有名的小杂粮种植基地,富硒小米是金字招牌,把它融入油果果,既提升了产品价值,又带动了杂粮种植。”这一创新让传统油果果焕发新生,产品面市后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订单络绎不绝。

产业发展的核心是让乡亲们受益。惠民合作社立足“产业带动就业,就业引领增收”的理念,建起油果果扶贫车间,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留守妇女就业。北周庄镇李家窑村村民李春,因妻子常年患病导致家庭贫困,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合作社成立后,他成为车间的保洁和田间管理人员,每月能拿到1500元工资。“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人,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李春的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如今,合作社的生产车间里有30多名工人,其中半数以上是留守妇女。她们经过免费培训掌握油果果制作技艺,既能兼顾家庭,又能获得稳定收入。“以前在家只能做家务,现在做油果果一个月能赚两千多,自己也能经济独立了。”工人刘翠花边包装油果果边说,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合作社还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周边农户签订胡麻油、小米种植收购协议,带动200多户农户增收,让油果果产业从车间延伸到田间地头。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让山阴油果果走出塞北,合作社在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上多管齐下。首先深挖文化内涵,推动油果果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成功获评市级非遗,正在冲刺省级非遗认证。在包装设计上,融入山阴边塞文化元素,将传统造型图案印在包装盒上,既美观大方又便于携带,让油果果从普通小吃升级为文化礼品。

在销售渠道上,合作社构建起“线上+线下”的立体网络。线下,借助山阴县农特产品企业商会的资源,将油果果纳入“十二风味”组合产品,让产品进入太原等大中城市的超市货架,预计每年能增加销售收入300万元。线上,通过电商平台和抖音等新媒体渠道,发布油果果制作过程和文化故事,短视频中金黄酥脆的油果果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线上订单占比已达销售总量的30%。

在2023年山西省直机关组织的农特产品展销活动中,山阴油果果凭借独特的口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脱颖而出,成为展销会上的热销品。一位来自北京的消费者品尝后赞不绝口:“这油果果又香又脆,还有小时候的味道,包装也有特色,回去要给家人朋友尝尝。”展会期间,合作社签下了50万元的订单,让山阴油果果的名气进一步扩大。

从家庭小食品到产业标杆,惠民合作社的油果果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这背后,是传统技艺的坚守,是创新思维的注入,更是乡土情怀的支撑。张志荣说:“油果果是山阴人的味觉记忆,我们不仅要把味道传下去,更要把它做成让乡亲们富起来的产业。”

每到临近春节,合作社的生产进入旺季,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订单,包装好的油果果正陆续发往全国各地。对于远在他乡的山阴游子来说,这包裹里的不仅是酥脆香甜的点心,更是浓浓的乡愁;对于留守家乡的村民而言,这金黄的油果果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塞北宴席上的传统点心,到带动一方致富的特色产业,山阴油果果的蜕变,是非遗活化利用的生动案例,更是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在惠民合作社的引领下,这道承载着百年技艺与乡土情怀的美食,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香飘致富路,味动千万家。而那萦绕在指尖的油香与甜味,终将在岁月流转中,延续成更多人舌尖上的幸福记忆。(宗飞  高华鹏)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