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纪检监察 > 正文

聚焦正风反腐 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2025-10-10 12:43:39 | 来源: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

作为一名乡镇纪检干部,身处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前沿,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基层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的关键环节。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有效引导村(居)监督员发挥作用,扎实履行乡镇一级监督职责,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提升效能,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 精准赋能,激发村(居)监督员“前哨”作用

村(居)监督员来自群众、贴近群众,是基层监督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其作用能否有效发挥,直接关系到监督能否覆盖到“最后一米”。一是明职责、清权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监督员出于面子等问题存在“不敢监督、不会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我们通过制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细则》、《纪检委员监督清单》等,明确其在对村(社区)“两委”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资”公开、惠民资金发放、资产资源管理、工程项目建设、干部作风效能等方面的监督重点和权限边界,让其监督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重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微腐败”和作风顽疾。二是强培训、提能力。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到廉政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剖析作为必修课,内容同时涵盖党纪法规、财经纪律、工程监管、群众工作方法等,提升基层干部发现“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和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火眼金睛”,以及依法依规监督的能力。建立“老带新”、经验交流分享机制,让实践中的好做法得以推广。三是畅渠道、优环境。建立健全乡镇纪委与村(居)监督员的常态化联系机制,通过定期例会、工作汇报、微信联络群等方式,及时了解监督情况,解答疑难问题,为其撑腰鼓劲。对在抵制违规吃喝、公款消费、大操大办等歪风邪气和查处惠民政策落实中的“蝇贪蚁腐”方面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典型予以表扬,对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坚决维护,营造支持监督、尊重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 精准发力,筑牢乡镇一级监督“防火墙”

乡镇纪委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力量,必须聚焦主责主业,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要抓手,创新方式方法,提升监督质效。

一是突出政治监督。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上级工作要求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重点关注乡村振兴领域腐败问题、惠民富民政策落实中的“绊脚石”、生态环境保护失职失责、民生保障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等现象,严肃查处打折扣、搞变通、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推动各项政策惠及于民。二是做细日常监督。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铁规矩、硬杠杠,常态化对机关内部、村(社区)开展监督检查,严防“吃喝风”“送礼风”“公款旅游”等老问题复燃。综合运用走访调研、谈心谈话、检查抽查、受理信访举报等多种方式,密切注意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服务群众态度,把监督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重点部门负责人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监督,督促其廉洁用权、为民用权。三是深化专项治理。持续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剑指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执法司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征地拆迁等民生领域的“微腐败”和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对发现问题深挖彻查,严肃处理,公开曝光,形成震慑,并举一反三,推动完善制度机制,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四是推动协同监督。加强纪委与组织、效能办、社会事务办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方面形成合力,尤其在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联合检查、对复杂民生领域问题的联动治理上协同发力。探索“镇纪委+村(居)监督员”联动监督模式,对重点村、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开展下沉监督、交叉检查,提升监督穿透力。

三、 实践中的体会与思考

在基层纪检工作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深切体会:一是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百姓呼声,了解急难愁盼,才能精准发现哪些政策没落实、哪些干部有问题、哪些作风待改进。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无法做好基层监督工作。二是打铁必须自身硬。 纪检干部是“治吏之吏”,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只有自身正、自身硬,说话办事才有底气,监督别人才能让人服气。三是监督既要力度也要温度监督执纪的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坚持原则、动真碰硬,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引导、关心帮助,用好“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第二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体现严管厚爱,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四是制度笼子要扎紧扎牢。许多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发生,根源在于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监督不仅要发现问题、查处问题,更要推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从根本上规范权力运行,压缩腐败滋生空间,让作风建设成果落地生根并常态长效。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监督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下一步,我认为我们仍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来提升监督实效。在能力提升上,持续加强对村(居)监督员的专业化培训,重点提升发现和查处“四风”问题、群众身边微腐败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监督的能力。在力量整合上,进一步深化镇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有效衔接和协作配合,真正形成上下贯通、一体联动、响应迅速的基层监督网络,让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无处遁形。在成果运用上, 注重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加强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制度、优化治理,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基层监督工作,非一朝一夕之功。唯有坚守初心使命,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零容忍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持续探索创新,敢于较真碰硬,才能不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纪律保障。(陈熙)

责任编辑:江旭兴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