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市纪委联合出台《关于建立贯通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创新打造“民生实事联督、工作评议联评、执法检查联检、重点工作联促”的“四联”监督模式,将人大的法定监督与纪委的纪律监督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四联双督”机制新实践,以“小切口”破题、“全链条”发力,让监督既有温度又有刚性,推动民生实事落地、部门作风改进、法律法规执行、重点工作见效,为港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联督——民生破题,实事办实
“以前一顿饭热三遍,现在每天三菜一汤,比家里还香!”“做饭按个开关就行,再也不用扛罐了,这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住着太安心了,晚上起夜看到床头的报警器,心里就踏实”……
这些来自群众的朴实夸赞,正是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市纪委以“小切口”监督推动民生改善的生动写照。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居民燃气入户改造和安全提升……
自2023年,张家港市人大与市纪委首次组建民生实事项目联合监督组以来,双方聚焦民生实事项目,精心挑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选题,通过听取汇报、联合调研、集中视察、现场督办等多种监督方式,推动完成了燃气管网建设147.11公里,老旧小区实施天然气管道入户配套改造11715户;建成10家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成20家老年人助餐点,完成2079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完成集贸市场周边老旧小区进行设施改造、环境整治,共涉及18个小区、430余幢房屋……
那些“比家里还香”的热饭、“按个开关就行”的便利、“晚上起夜看到报警器”的安心,正是张家港市“人大+纪委”以强有力的监督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开展民生实事联合监督成效最鲜活的注脚。
联评——以评促改,协同赋能
专项工作评议,绝不是走过场,必须动真格、硬碰硬。
发现问题,直面问题,是“工作评议联评”机制的核心目标。
“社会救助精准度有待提升”“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短缺”……
这是今年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第五评议工作组对市民政局开展评议调查后,提出的问题意见。
对于这一问题,调查组也给出了可行性建议:“要以人大监督、纪委监督为契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做好低收入人口信息库动态调整,打造‘阳光低保’”“鼓励普惠养老机构向社区开放设施,为更多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护理及日间照料等服务。”……
近年来,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听取汇报与征求意见相结合、推进工作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工作评价与满意度测评相结合、人大评议与行风政风评议相结合,每年选取一个政府部门作为年度“人大+纪委”工作评议的联评单位,并由市纪委分管领导担任相关工作评议调研组副组长,共同参与对该部门的工作评议。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评议成效,评议前,工作评议组主动对接张家港市纪委,将市纪委关于被评议单位巡察反馈问题及整改情况、日常监督信息作为评议工作的重要参考,做到精准监督、有的放矢;评议中,邀请市纪委相关人员全程参与调研座谈、听取汇报和满意度测评等各个环节,增强评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评议后,将评议结果与市纪委共享,共同推动问题整改,促进政府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
联检——一次检查,多重成效
作为人大监督法律实施、推动依法行政的关键抓手,执法检查如何精准发力?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市纪委以“双重监督”为突破口,打造“人大+纪委”执法检查联检机制,用制度创新为执法检查注入“刚性力量”,确保法律法规落地生根,切实守护群众合法权益。
“执法检查不能‘大水漫灌’,要盯着群众最关心、问题最突出的领域发力。”这是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与市纪委在联检工作中达成的共识。每年年初,双方围绕民生痛点、发展堵点共同筛选执法检查选题,确保监督方向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
近年来,双方先后联合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联合执法检查。从会前调研、方案制定、组织检查,到会中听取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形成审议意见,再到会后审议意见督办,做到“人大+纪委”全过程联动,实现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在对《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执法检查过程中,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提前与市纪委沟通对接,由市纪委综合梳理农村在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和风险隐患,形成监督清单供执法检查组参考;检查过程中,人大检查组与纪委工作人员一同深入镇村,参与座谈访谈、查阅台账、实地检查,既关注条例条款的落实情况,也紧盯基层干部在资产管理中的履职作风和廉政风险;检查结束后,双方共同参与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针对发现的问题,形成审议联合意见,并全程跟踪督办整改,确保问题不解决不“销号”。
“以前总担心村里的集体资产管不好、用不明,现在有人大和纪委一起检查,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参与座谈的村民代表的话,道出了群众对这一联检模式的认可。
此外,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与市纪委在推进执法检查联检过程中,还注重统筹监督资源、提升监督效能。坚持“不冲突、不重合”原则,综合考量市委巡察工作计划合理规划检查时间,既避免了对被检查巡察部门单位的重复打扰,为其节省工作时间、减轻工作负担,又实现了“一次监督、多重成效”——既完成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又同步排查履职作风、廉政风险等问题,显著提升了监督工作的效率、力度与整体效果,真正做到“监督不缺位、履职不添乱”。
联促——聚焦重点,靶向解题
开展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主要方式之一。
今年6月20日,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召开“食品安全”专题询问会,就全市食品安全情况对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和部分区镇进行询问。
“请问市市场监管局,去年以来,全市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的重点领域有哪些?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是如何处置的?”“请问市教育局,该市学校食堂选择大宗食材及原料供货企业的标准是什么?是否建立食材供应企业评价和退出机制?”……
询问会上,18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分别就食品安全抽检、校园食材供应、养老机构食品安全、进口和外卖食品监管等问题开展询问,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及有关区镇负责人一一应询。
自2023年起,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纪委”联促模式的固定选题之一,张家港市纪委就全程参与。
专题询问并非“一问了之”,做好“后半篇文章”至关重要。在联促机制下,人大与纪委不仅共同“出题”,更携手推动“答题”,构建起“询问—交办—督查—整改”的全链条闭环。询问会结束后,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会同市纪委迅速行动,对后续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及时将问题建议提交张家港市政府办理,并按照“有答复承诺、有审议意见、有跟踪督办、有整改实效”要求,全程跟踪监督,确保问题真解决、群众真满意。
事实上,专题询问只是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与市纪委聚焦重点工作、靶向监督解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市纪委持续深化“人大+纪委”工作联促机制,围绕“住宅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等主题开展专题询问,聚焦“加快推进快速路网建设,大力提升城区通行能力”“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代表议案办理等年度重点工作开展联合督办。
同时,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和纪委还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之家、基层廉勤监督站以及线上信息化平台等作用,广泛收集问题诉求,结合日常监督、走访群众等情况,深挖问题症结,切实加强人大与纪委之间的工作信息互移互通、重要问题专题会商,精准推动问题有效解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殷虎)
